两山束怒涛,峭壁如削铁。
云是兵书峡,万古閟石穴。
神猿昔巢此,夜半思盗窃。
六丁忽摄去,荒崖中断裂。
至今绝梯援,天巧不妄泄。
我闻发微叹,神兵岂留诀。
幻想托鬼峪,望眼迷嵽嵲。
颇疑兹岩底,下有老蛟窟。
乱石淬剑芒,惨澹斗霜雪。
艰危懔可怖,一帆去如瞥。
两山束怒涛,峭壁如削铁。
云是兵书峡,万古閟石穴。
神猿昔巢此,夜半思盗窃。
六丁忽摄去,荒崖中断裂。
至今绝梯援,天巧不妄泄。
我闻发微叹,神兵岂留诀。
幻想托鬼峪,望眼迷嵽嵲。
颇疑兹岩底,下有老蛟窟。
乱石淬剑芒,惨澹斗霜雪。
艰危懔可怖,一帆去如瞥。
这首清代诗人朱琦的《兵书峡》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水画面。首句“两山束怒涛”展现了峡谷的险峻,如同两座山峰紧紧夹持着汹涌的江水。接下来的“峭壁如削铁”进一步强调了山势之陡峭,犹如刀削斧砍。
诗中将峡命名为“兵书峡”,暗示这里有历史的痕迹和传说,仿佛隐藏着古代兵法秘籍。“云是兵书峡,万古閟石穴”暗含着深沉的历史感,仿佛时间在石穴中封存,透露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气息。
诗人想象神猿曾在此栖息,“夜半思盗窃”,增添了神话色彩,而“六丁忽摄去”则讲述了可能与仙人或神秘力量有关的故事。之后,诗人感叹自然的神奇和人类无法触及的高处,“至今绝梯援,天巧不妄泄”。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知的好奇和敬畏,“幻想托鬼峪,望眼迷嵽嵲”,并猜测岩底可能隐藏着蛟龙的洞穴,进一步渲染了神秘气氛。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联想,展现出兵书峡的壮丽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