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起祝融高,群山汇水朝。
天垣归北极,地脉走南条。
叶落湘帆转,云开楚焰消。
钟声惊过雁,秋影上层霄。
峰起祝融高,群山汇水朝。
天垣归北极,地脉走南条。
叶落湘帆转,云开楚焰消。
钟声惊过雁,秋影上层霄。
这首清代赵廷恺的《舟中望衡岳》描绘了衡山的雄伟景象以及诗人舟行所见的自然景观。首句“峰起祝融高”以祝融峰为焦点,展现出衡山之巅的峻峭与崇高。次句“群山汇水朝”则描绘了众山环绕,水流汇聚的壮观画面,仿佛天地间的生命力都朝着衡岳汇聚。
“天垣归北极,地脉走南条”运用比喻,将衡山比作天地之间的天然屏障,暗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天地间的联系。接下来,“叶落湘帆转”通过落叶和湘江上的船只,寓言时光流转,诗人乘船而行,心境随景而动。
“云开楚焰消”描绘云雾散去,衡岳山势更显清晰,如同楚地的火焰般炽热而鲜明。最后一句“钟声惊过雁,秋影上层霄”,以钟声惊飞大雁和秋日景象映照在高远的天空,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衡岳的敬畏与向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衡岳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