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
何如明月夜,流风拂舞腰。
朱唇随吹尽,玉钏逐弦摇。
留宾惜残弄,负态动馀娇。
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
何如明月夜,流风拂舞腰。
朱唇随吹尽,玉钏逐弦摇。
留宾惜残弄,负态动馀娇。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宴会上,女子演奏音乐、表演舞蹈的场景,以及她们与宾客互动的情景。通过“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合欢树和萱草分别比喻为消除愤怒与忘却忧愁的象征,暗示了音乐与舞蹈在宴会中的治愈作用。接下来,“何如明月夜,流风拂舞腰”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以明月和轻风作为背景,烘托出舞者曼妙身姿的优雅。
“朱唇随吹尽,玉钏逐弦摇”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在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场景,朱唇随着乐声轻轻启闭,玉钏随着琴弦的节奏摇曳,展现了她们技艺的高超与美感的极致。最后,“留宾惜残弄,负态动馀娇”则表达了宴会结束时,宾客对这场盛宴的留恋之情,以及女子在余音绕梁中展现的娇媚姿态,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温馨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舞蹈与情感交流的美好,以及人们在艺术享受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碧海澄秋,遥空霁雨,姮娥起驾飞轮。
素光万顷,灏气满乾坤。
坐久疏星渐失,枯枝冷、惊鹊南村。
闲阶下,桂眠秋影,香味泻金樽。
瑶台当此夜,露零玉佩,风振仙裙。
记唾壶残缺,歌韵清温。
回首西风易老,流年事、屈指休论。
空惊叹,故人千里,相望渺江云。
乾坤容我醉,风月放人闲。
倚天长啸,斗间紫气剑光寒。
谁管功名两字,自要烟波万顷,去把钓鱼竿。
回首尘埃事,一笑请君看。十年前,钻蠹简,戴儒冠。
致君事业,平生抚掌道非难。
为问羊裘高兴,比似銮坡簪笔,终古笑辛酸。
拂袖理松菊,浩气压云端。
春寒重门里。试借珠帘遮燕垒。
管弦巷陌,记得去年罗绮。
芳草闲愁月一痕,游丝断梦云千缕。
身世无凭,年华似水。九叠屏山闷倚。
一夜东风谢桃李。日高犹苦春酲,未忺梳洗。
别离情绪伤啼鴂,相思尺素烦双鲤。
长亭十里,客心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