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二登楼》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二登楼》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重门无客少时开,独上高楼坐不回。

落日霞光还潋滟,隔城山势自崔嵬。

时名正可抛诗卷,世事惟应付酒杯。

怅望冥鸿方有念,群飞燕雀莫相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楼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的感慨。

首联“重门无客少时开,独上高楼坐不回”,开门见山地描述了诗人独自一人,没有客人的陪伴,缓缓登上高楼,坐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的情景。这既体现了诗人的孤寂心境,也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的一系列内心活动。

颔联“落日霞光还潋滟,隔城山势自崔嵬”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映照出波光粼粼的景象;而远处的山峦,虽然被城市所隔,却依然挺拔巍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独立。

颈联“时名正可抛诗卷,世事惟应付酒杯”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他认为,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如以诗卷自娱,以酒杯消愁。这种超脱的态度,既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抗,也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

尾联“怅望冥鸿方有念,群飞燕雀莫相猜”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他望着高飞的鸿雁,心中涌起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同时也对那些低飞的燕雀表示理解与宽容。这一对比,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体现了他对不同生命状态的理解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楼这一行为,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色的描绘与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复杂心态,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和林德祖惠山诗一首

好山如幽士,胜绝不可攀。

往者天姥梦,长谣愁谪仙。

兹山出平野,秀特无株连。

招提倚云锦,森然见林峦。

幽寻无十里,正处闲忙间。

入门心目静,世累若可捐。

灵泉出土脉,汩汩无流难。

茶神瀹浮乳,方士沉馀丹。

我生猿鹤姿,颇有山水缘。

何时共清赏,杖屦穷崖巅。

(0)

读神仙传六首·其五

昆崙下有三顷田,赤乌玉兔蹲两边。

下有乌灵木,灌以华池泉。

耕之不用一寸铁,使公家富不可说。

如坻如京会有尽,万物皆吾橐中物,抟泥作金何屑屑。

(0)

读神仙传六首·其一

骑龙上天入太清,继世而往在我盈。

握铃而呼大司命,主非使者走折胫。

乃知神仙非智巧,积功累行如邠镐。

专怀邪辟祈长年,谁言淮南鸡犬飞上天。

(0)

题紫团山三十六景.鸱尾山

天借溪头奠佛居,全将帝所作规模。

汉家不识真鸱尾,何笑区区问越巫。

(0)

徐惇立相过

茅斋一曲傍寒湾,邂逅终年伴我閒。

契阔易惊成岁月,追寻空复望江山。

暂留客枕听疏雨,遥想吾庐掩旧关。

落莫归心谁与话,坐谈聊为起衰颜。

(0)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其一

岩石三年别,君恩未许归。

从谁寻草径,为我款荆扉。

旧绕山千叠,新添竹一围。

故人如见问,端欲挂朝衣。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