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远山远。斜照晚。画桥西。帘篆悄,黄鸟背人啼。
去路梦中迷。俳佪。陡闻邻马嘶。讶郎归。
水远山远。斜照晚。画桥西。帘篆悄,黄鸟背人啼。
去路梦中迷。俳佪。陡闻邻马嘶。讶郎归。
这首《诉衷情》以温庭筠的风格,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略带忧郁的画面。开篇“水远山远”,便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孤寂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遥远。接着,“斜照晚”点明时间的流逝,夕阳西下,光线逐渐黯淡,增添了几分苍凉之感。
“画桥西”一句,将视线引向一座装饰精美的桥梁,桥在山水之间,既是实写也是象征,可能寓意着情感的桥梁或心灵的归宿。而“帘篆悄,黄鸟背人啼”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凄美,黄鸟独自鸣叫,似乎在诉说着无人倾听的故事,而“悄”字则强调了这份寂静的深度。
“去路梦中迷”表达了主人公迷失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困惑,或许是对过往的追忆,或是对未来道路的迷茫。接下来,“俳佪”一词生动地描绘了人物徘徊不定的状态,既有对过去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
最后,“陡闻邻马嘶”和“讶郎归”则是情感上的转折,从孤独与迷茫中突然听到了邻近马匹的嘶鸣声,这声音打破了之前的寂静,也唤起了主人公对某个人的期待或思念。当得知是心上人归来时,那份惊喜与激动溢于言表,情感由低落转为欢愉。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从孤独、迷茫到期待、欢喜的变化过程,充满了诗意与情感的深度。
长江几千里,万折必归东。
南浦惊新雁,庐山隔晚风。
人行荒树外,秋在断芜中。
何日洗兵马,车书四海同。
冉冉浪相逐,江湖今十年。
念使从远学,家贫乏鞍鞯。
一官来京都,环堵当西阡。
学省咫尺近,彷佛闻诵弦。
暂当辞家庭,裘马去翩翩。
英豪多出此,切琢期勉旃。
昔我远方来,算里近五千。
清灯耿残月,积雪堆穷年。
对经必敛衽,求师欣执鞭。
绚藻颇不乏,屡贡多士先。
所愿克堂构,使我安食眠。
尔祖最尔爱,置膝自抚怜。
追恨不及见,泪下如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