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头望九嶷,武昌城下柳垂丝。
因风玉笛来何处,跨鹤仙人去几时。
狂到祢衡偏爱死,才如崔颢例称诗。
偶来凭眺添惆怅,独立沧江总系思。
大别山头望九嶷,武昌城下柳垂丝。
因风玉笛来何处,跨鹤仙人去几时。
狂到祢衡偏爱死,才如崔颢例称诗。
偶来凭眺添惆怅,独立沧江总系思。
这首清代诗人黄瑞莲的《武昌怀古(其一)》以大别山和九嶷山为背景,描绘了武昌城下的景象。首句“大别山头望九嶷”展现了诗人远眺名山的视野,次句“武昌城下柳垂丝”则细腻地刻画出春天柳树依依的场景,暗示着历史与自然的交融。
“因风玉笛来何处”借风中的笛声引发对往昔人物的追忆,可能是对仙人或历史名士的联想。“跨鹤仙人去几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怀念之情,表达了对超凡脱俗之人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狂到祢衡偏爱死,才如崔颢例称诗”两句引用典故,将诗人的情感寄托在狂放不羁的祢衡和才情横溢的崔颢身上,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对自己才华的自省。
最后,“偶来凭眺添惆怅,独立沧江总系思”直抒胸臆,诗人通过登高远望,不禁生出无尽的惆怅和思绪,流露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古抒怀,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
长江到海风愈急,焦山一点江中立。
心游脚阻不得前,浪紧人稀舟独入。
山根倒浸石磴盘,崖有高阁众峰攒。
分岩插谷楼殿出,飞鸟不到浮云端。
入云坐阁天苍苍,树木丛杂山悲凉。
万里之势向何处,遥空卷入青茫茫。
忽觉海气变萧索,黑拔溟渤眼前落。
云惊雨骇中迷离,鼍吼龙吟动山阁。
僧言古鼎不可窥,曾夺巨魄神鬼随。
端人志士抗高节,至今直气喷云雷。
我闻太息嗟神异,梁栋沈沈寒出地。
但见白鸟穿青霓,大海斜阳散秋气。
雄奇恍惚在顷刻,生平快意兹莫测。
蓬莱出没必有之,攀崖最近此其时。
青苔缘阶长,绿阴垂幕肥。
夜来雨频重,晨起花乱飞。
有酒自斟酌,独客时歔欷。
忽忆故园径,久与吾兄违。
我欲陟高冈,君方掩柴扉。
歌咏溪山深,息偃烟霞辉。
浮云尚无定,孤鸟将安归。
慎旃望远心,毋使素书稀。
翳翳松竹间,经年此闭户。
空翠满山楼,帘疏白云补。
偶随麋鹿行,遂忘登陟苦。
清泉泻高岩,危岭通深坞。
乾坤正萧条,坠叶纷如雨。
日落西山阴,余辉漾遥浦。
荒途惬幽寻,秀色餍挹取。
安得买山资,终焉结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