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犹然来往续,印心何异镜开奁。
千秋川上徘徊者,谁解宣尼道体拈。
泛海犹然来往续,印心何异镜开奁。
千秋川上徘徊者,谁解宣尼道体拈。
这首诗以“泛海”与“印心”为喻,描绘了在川处的行宫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泛海犹然来往续”,形象地展现了水面上船只来来往往的动态美,同时也隐喻着人生的流转不息。接着,“印心何异镜开奁”一句,将内心比作打开的奁盒,映照出外界的景象,寓意心灵的纯净与对外界事物的清晰认知。
后两句“千秋川上徘徊者,谁解宣尼道体拈”,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时间的长河比喻为“千秋川”,那些在川上徘徊的人,象征着历史中的无数个体。他提出的问题“谁解宣尼道体拈”,即谁能理解孔子之道的核心,暗含了对人生哲理和道德追求的探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出了对人生意义和道德价值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和道德的深刻洞察。
秋兰兮青青,得道兮如素。
娟娟兮好脩,行隐隐兮不渝。
夫人兮孰怀,美兰何为兮睹处。
秋兰兮英英,含章兮自明。
山中兮无人,其与谁兮晤倾。
悲复乐兮乐复悲,怅来者兮不可期。
悲莫悲兮有所思,乐莫乐兮心相知。
赠子兮杂佩,朝能来兮夕能会。
暮雨兮生愁,心缭悷兮何能嘅。
讯苍苍兮如何,天不语兮云嵯嵯。
吐琬琰兮自通,宛清扬兮山之阿。
望美人兮不来,阒寥寥兮浩歌。
云裾兮风裳,引沆瀣兮朝阳。
澹自乐兮僾尚羊,岂无人兮而不香。
物外千年寺,人间四绝名。
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
海气飘僧院,秋钟彻县城。
夜来疏磬断,月影遍楼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