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多烦冤,竹是岁寒物。
朝寒阶玲珑,暮寒阶恤勿。
翻然下一叶,未觉瘦崷崒。
岂无陈根旁,寂莫众头屈。
何时雷填填,看尔射地出。
秋风多烦冤,竹是岁寒物。
朝寒阶玲珑,暮寒阶恤勿。
翻然下一叶,未觉瘦崷崒。
岂无陈根旁,寂莫众头屈。
何时雷填填,看尔射地出。
这首诗名为《秋竹》,作者是宋代诗人晁补之。诗中以秋风为背景,描绘了竹子在严寒季节中的坚韧形象。诗人通过"秋风多烦冤,竹是岁寒物",表达了对竹子在秋风中遭受困扰却依然坚韧不屈的赞美。接下来的"朝寒阶玲珑,暮寒阶恤勿",进一步刻画了竹子无论早晚都承受着寒冷的考验,但始终挺立。
"翻然下一叶,未觉瘦崷崒",写竹子虽然叶子一片片落下,但并不显得枯瘦,反而展现出一种自然的韵律美。"岂无陈根旁,寂莫众头屈",则暗示竹子虽看似孤独,实则根基深厚,周围的其他植物相比之下显得矮小。
最后两句"何时雷填填,看尔射地出",预示着春天的到来,雷声隆隆之际,竹子将破土而出,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竹自比,寓言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未来的期待。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恁谁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