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御风行万里,九土茫茫尽烟雾。
张骞有术却乘槎,飘然直上天河去。
顺流更欲下昆崙,霞衣又拂三株树。
莫将胜事论有无,直对芳樽咏佳句。
仙人御风行万里,九土茫茫尽烟雾。
张骞有术却乘槎,飘然直上天河去。
顺流更欲下昆崙,霞衣又拂三株树。
莫将胜事论有无,直对芳樽咏佳句。
此诗《乘槎图》由明代诗人朱谏所作,描绘了一幅仙人乘槎遨游天际的奇幻景象。开篇“仙人御风行万里”,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仙人的超凡脱俗与自由自在,仿佛能驾驭风力,行走于万里的天空之上。接着,“九土茫茫尽烟雾”一句,通过广阔的视角和浓重的烟雾,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辽阔的宇宙空间感,暗示着仙人所行之处的非凡。
“张骞有术却乘槎,飘然直上天河去。”这里借用了历史人物张骞的故事,将其与仙人乘槎的传说相融合,既体现了对古代探险精神的敬仰,也表达了对仙人超越常规、追求无限可能的向往。张骞虽有卓越的技艺,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乘槎飞向那遥远的天河,展现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顺流更欲下昆仑,霞衣又拂三株树。”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仙人的旅程,不仅跨越了广阔的天空,还深入到了神话中的昆仑山,以及那被霞光映照的神秘树木。这种跨越现实与想象的描述,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生动,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最后,“莫将胜事论有无,直对芳樽咏佳句。”诗人提醒读者,不必纠结于这些超自然现象的真实性,而是应该沉浸于其中,享受那份美妙与神奇。通过吟诵诗句,将这份美好的感受传递给他人,让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
整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情怀,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的仙境世界,展现了古人对于宇宙奥秘的无限遐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绳床不解双足顽,藜杖易厌前庭悭。
茱萸颗小梅孕白,玳瑁文皱苔移斑。
一镫左计坐北牖,万骑纵猎思南山。
便呼滕六雨好雪,风捲平郊无剩叶。
鞚飞转旋疾于鹰,箭劲弓鸣兽旁截。
芳醪鲜肉娱宾友,挝鼓掁弦催舞袖。
横行未绝五原边,不死终归三辅右。
望南再拜称君寿,愚臣岂解酬恩厚。
古来相际必风云,今日名王宜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