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吹喧重幕。谁记是、桂岭宜人偏独。
才过烧灯节,乍冷云、凝碧乱筛银竹。
打窗急霰,侵阶急点,断续声寒碎玉。
何处、围炉好,恰相对纸帐,梅花官阁。
回忆年时,天街踏雪。茸帽紫裘曾著。
一自来南国,探花信、正喜小桃红簇。
忽地东皇爱惜,香梢浑勒住,缃葩锦萼。
待新晴、壸山扶屐,同醉醽醁。
朔吹喧重幕。谁记是、桂岭宜人偏独。
才过烧灯节,乍冷云、凝碧乱筛银竹。
打窗急霰,侵阶急点,断续声寒碎玉。
何处、围炉好,恰相对纸帐,梅花官阁。
回忆年时,天街踏雪。茸帽紫裘曾著。
一自来南国,探花信、正喜小桃红簇。
忽地东皇爱惜,香梢浑勒住,缃葩锦萼。
待新晴、壸山扶屐,同醉醽醁。
这首《击梧桐》描绘了上元节后连续的风雨天气,以及随之而来的异常寒冷。词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开篇“朔吹喧重幕”,以凛冽的北风喧嚣于厚重的帷幕之间,营造出一种寒冷而肃穆的氛围。接着,“谁记是、桂岭宜人偏独”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遥远的桂岭,那里似乎有着与众不同的宜人之景,但此时却因寒冷而显得格外孤寂。
“才过烧灯节,乍冷云、凝碧乱筛银竹”进一步描绘了节日过后,天空中飘散着冷云,银白色的雪花如同筛子般洒落,给原本热闹的景象增添了一抹凄凉。接着,“打窗急霰,侵阶急点,断续声寒碎玉”则通过急促的雨点和雪花敲打窗户、台阶的声音,形象地表现了冬日的寒冷与急促。
“何处、围炉好,恰相对纸帐,梅花官阁”转而描述了一个温暖的场景,想象中的围炉取暖,与梅花相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氛围。然而,这样的美好只是回忆,现实却是“回忆年时,天街踏雪。茸帽紫裘曾著”。词人追忆起过去在雪地里漫步,穿着暖和的帽子和皮衣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一自来南国,探花信、正喜小桃红簇”转而表达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想象着南国的桃花簇拥,预示着生机与希望。然而,“忽地东皇爱惜,香梢浑勒住,缃葩锦萼”又突然转折,暗示春天的到来被突如其来的寒冷所阻碍,花朵的绽放被暂时遏制。
最后,“待新晴、壸山扶屐,同醉醽醁”表达了作者对未来晴朗天气的期待,以及与友人在壶山漫步,共饮美酒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季节变换的敏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希望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