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剔银灯.灯节前一日雨中云臣招同桢百大士雪持集饮蝶庵即事》
《剔银灯.灯节前一日雨中云臣招同桢百大士雪持集饮蝶庵即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剔银镫

记得升平佳丽,此夜是、上元天气。

圆月打头,暗尘随马,阵阵梅边水际。

茜裙珠髻,喧笑处、香街声沸。

今岁冷清清地,未晚禁城先闭。

一盏灯昏,千家门掩,酿就春寒恁细。

雨丝飘砌,展几叠、小屏图醉。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雨中元宵节前夕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景象。

词的开篇“记得升平佳丽,此夜是、上元天气”,以回忆的方式引入,点明了时间背景——元宵佳节前夕,天气晴朗,景色宜人。接着,“圆月打头,暗尘随马,阵阵梅边水际”三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展现了节日夜晚的繁华与热闹,月亮高悬,尘埃随着行人的脚步在空中飘散,梅花与流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氛围。

“茜裙珠髻,喧笑处、香街声沸”则进一步描绘了人群的欢腾与热闹,女子们身着鲜艳的衣裳,头戴珠饰,笑声在街道上回荡,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今岁冷清清地,未晚禁城先闭”两句,对比今昔,表达了对往日繁华景象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今年元宵节的冷清,禁城提前关闭,更添了几分落寞。

“一盏灯昏,千家门掩,酿就春寒恁细”三句,将视线转向了更为细微之处,一盏昏黄的灯火,千户人家紧闭的门户,以及随之而来的春寒,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一个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节日气氛中的另一面——孤独与寂静。

最后,“雨丝飘砌,展几叠、小屏图醉”两句,以雨丝轻柔地落在石阶上,仿佛一幅展开的小屏风上的画面,让人沉醉其中,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回味。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元宵节前夕雨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热闹,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哀愁,让人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杂歌谣辞·其二襄阳曲

山公醉酒时,酩酊襄阳下。

头上白接䍦,倒著还骑马。

(0)

咏露

霏霏灵液重,云表无声落。

沾树急玄蝉,洒池栖皓鹤。

流尘清远陌,飞月澄高阁。

宵润玉堂帘,曙寒金井索。

佳人比珠泪,坐感红绡薄。

(0)

和友人喜雪

腊雪频频降,成堆不可除。

伴吟花莫并,销瘴药何如。

谢女诗成处,袁安睡起初。

深迷樵子径,冷逼旅人居。

惹砌催樽俎,飘窗入簿书。

最宜楼上望,散乱满空虚。

(0)

壬申岁承命之任淦阳再过庐山国学感旧寄刘钧明府

三十年前共苦辛,囊萤曾寄此烟岑。

读书灯暗嫌云重,搜句石平怜藓深。

各历宦途悲聚散,几看时辈或浮沈。

再来物景还依旧,风冷松高猿狖吟。

(0)

途中作

烟波涉历指家林,欲到家林惧却深。

得信慈亲痾瘵减,当时宽勉采兰心。

(0)

禅林寺作寄刘书记

坐近松风骨自寒,茅斋直拶白云边。

玄关不闭何人到,此事谁论在佛先。

天竺老师留一句,曹溪行者答全篇。

今朝林下忘言说,强把新诗寄谪仙。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