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霏灵液重,云表无声落。
沾树急玄蝉,洒池栖皓鹤。
流尘清远陌,飞月澄高阁。
宵润玉堂帘,曙寒金井索。
佳人比珠泪,坐感红绡薄。
霏霏灵液重,云表无声落。
沾树急玄蝉,洒池栖皓鹤。
流尘清远陌,飞月澄高阁。
宵润玉堂帘,曙寒金井索。
佳人比珠泪,坐感红绡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露水凝结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清冷之美。
"霏霏灵液重,云表无声落。" 这两句写出了早晨露珠如织网一般密集而沉重,它们从云间悄然降落,却没有声音,让人感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
接下来的 "沾树急玄蝉,洒池栖皓鹤。" 描述了露水滴落在树枝上,仿佛是黑色的蝉虫,而池塘中的白鹤则显得分外孤洁。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自然界的清新与生机。
"流尘清远陌,飞月澄高阁。" 这里诗人笔触伸向了更广阔的空间,描写了露水洗净了尘世的喧嚣,让道路显得格外清洁和遥远。而夜晚的月亮则穿透了高楼,显露出一种超脱凡尘的情怀。
"宵润玉堂帘,曙寒金井索。" 这两句诗写出了夜晚露水滋润了精致的帘幕,而拂晓时分,冷气逼人,使得金制的井索也感受到了寒意。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
最后两句 "佳人比珠泪,坐感红绡薄。" 则是诗人通过露水与美人的眼泪相比较,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哀伤。红色的丝巾显得格外单薄,这里的意境既有对佳人的思念,也有对现实不满的隐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露水带来的清新与忧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慨和对人间冷暖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