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心斋便是颜,三门九曲几层关。
映湖同碧波波月,入眼皆青面面山。
弹雀觅驴元属幻,坐驰游赏岂为闲。
凭君早献升平策,一统乾坤奏凯还。
谁道心斋便是颜,三门九曲几层关。
映湖同碧波波月,入眼皆青面面山。
弹雀觅驴元属幻,坐驰游赏岂为闲。
凭君早献升平策,一统乾坤奏凯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禅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诗人薛侃以“谁道心斋便是颜”开篇,巧妙地将心斋与颜(颜回)相提并论,暗示了内心的清净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接着,“三门九曲几层关”描绘了通往内心深处的层层障碍,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种种考验。
“映湖同碧波波月,入眼皆青面面山”两句,运用了对仗和比喻的手法,将湖水与月亮、青山与翠绿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心灵的净化。
“弹雀觅驴元属幻,坐驰游赏岂为闲”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弹雀”与“觅驴”的比喻,指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唯有内心的平静才是真正的解脱。而“坐驰游赏”则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超脱,即使是在静坐中也能领略到宇宙的广阔与生命的真谛。
最后,“凭君早献升平策,一统乾坤奏凯还”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超越个人的局限,共同致力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戏鼓春流,绣旗花影,飞梦骤落江空。
闲宇飘梭,去尘抛锦,池台迤逦薰风。
看镜俯文禽自舞,香绕红衣渐密,涓涓剩水,天涯旧节还逢。
谁讯青蛾皓齿,年少事、念我已成翁。
楚庭人往,沉湘恨远,泉客绡成,楼市空濛。
休更忆、招魂弟子,怀古迁臣,坐叹蛟腥未洗,渔宿频惊,何处菰芦世外踪。
凝望渡头,腴梅细雨,炊黍孤烟,画里行人,正倚风光,伤心故国重重。
渐凄迷万绿。且一洗、铅华颜色。
道春欲归,春光偏爱惜。荡碎瑶魄。
缟袂怜伊苦,者般姿态,向画阑欹侧。
我言便觉人倾国。柳絮翻空,梨云凄咽。
多情让伊幽洁。自刘郎去后,前事休说。娇痴无力。
任佩环、摇曳似旧,玄都梦、影寂寂。重来绮思空忆。
剩盈盈夜月。与共凄恻。游丝袅、断肠难觅。
拚尽把、雨雨风风受了,小庭狼藉。
闲门锁、却怕人识。待御风、缥缈天台去,琼箫唤彻。
熏风乍引齐纨扇,绕空阶、曲曲阑干行遍。
香袅画帘深,又簟纹初展。
倚枕支颐情缱绻,浑不觉、梦儿萦转。
流眄,任寂寞闲庭、落红成片。
谁遣茧纸敲窗,似人来几案、乱翻书卷。
蓦地起相寻,见白云天远。
芳草满川梅雨后,只望断、江南何限。
凄惋,对茶鼎沉沉、闲煎绿荈。
帘栊未捲,甚处氤氲,乍吹来罗绮。
随莺趁蝶窗影外,一缕娇云同起。
东风满院,更辨不分明花气。
料暗从、鬓角衣边,送到腻人滋味。
年时薰散筠笼,伴温酒华灯,春思浓醉。
蘅芜梦远,金鸭冷、枉断绿窗心字。
遗芳怕检,剩袖底、伤春清泪。
问夜深、绣佛龛前,爇遍返魂知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