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凄迷万绿。且一洗、铅华颜色。
道春欲归,春光偏爱惜。荡碎瑶魄。
缟袂怜伊苦,者般姿态,向画阑欹侧。
我言便觉人倾国。柳絮翻空,梨云凄咽。
多情让伊幽洁。自刘郎去后,前事休说。娇痴无力。
任佩环、摇曳似旧,玄都梦、影寂寂。重来绮思空忆。
剩盈盈夜月。与共凄恻。游丝袅、断肠难觅。
拚尽把、雨雨风风受了,小庭狼藉。
闲门锁、却怕人识。待御风、缥缈天台去,琼箫唤彻。
渐凄迷万绿。且一洗、铅华颜色。
道春欲归,春光偏爱惜。荡碎瑶魄。
缟袂怜伊苦,者般姿态,向画阑欹侧。
我言便觉人倾国。柳絮翻空,梨云凄咽。
多情让伊幽洁。自刘郎去后,前事休说。娇痴无力。
任佩环、摇曳似旧,玄都梦、影寂寂。重来绮思空忆。
剩盈盈夜月。与共凄恻。游丝袅、断肠难觅。
拚尽把、雨雨风风受了,小庭狼藉。
闲门锁、却怕人识。待御风、缥缈天台去,琼箫唤彻。
这首清代庄棫的《六丑·冶城白桃花次沐庵韵》描绘了一幅春天将逝、白桃花凋零的凄美画面。"渐凄迷万绿",开篇即渲染出一片绿意中淡淡的哀愁,暗示着春光的消逝。"铅华颜色"暗指桃花的繁华已逝,如同卸去了华丽的妆容。"春欲归,春光偏爱惜"表达了对春光即将离去的惋惜和留恋。
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白桃花的姿态,"荡碎瑶魄"形容花瓣飘落如玉碎,"缟袂怜伊苦"则以素衣比喻花的洁白,表达对花的怜悯。"柳絮翻空,梨云凄咽"运用比喻,将花比作柳絮和梨花,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多情让伊幽洁"赞美桃花的高洁,但又提到"刘郎去后,前事休说",暗示了人事变迁,桃花的孤独和无奈。"娇痴无力"描绘了花的衰败,"玄都梦、影寂寂"则寓言了花的梦境破灭,只剩寂寞的影子。
最后,诗人感慨万千,"重来绮思空忆",只能在月夜中追忆往昔,"游丝袅、断肠难觅"表达对桃花的深深怀念。"拚尽把、雨雨风风受了",写出对命运无常的接受,"小庭狼藉"则描绘了环境的凄凉。"闲门锁、却怕人识"流露出对桃花无人欣赏的寂寥,而"待御风、缥缈天台去"则寄托了超脱尘世的愿望,希望能乘风而去,寻找更深远的宁静。
整首诗情感深沉,借白桃花的凋零寓言人生的无常和美好事物的易逝,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