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其一》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四德仪邦族,三迁奠里门。

姑宁忧疾痛,子自乐平反。

夏枕方供扇,薰堂甫种萱。

那知秋暑退,无复御轻轩。

(0)
注释
四德:指儒家伦理中的四种美德:恭、宽、信、敏。
仪:礼仪。
邦族:国家或家族。
三迁:多次搬家。
奠:安置。
里门:家乡的门。
姑:对母亲的尊称。
宁:宁愿。
忧疾痛:担忧疾病和痛苦。
子:儿子。
乐:欢喜。
平反:洗刷冤屈,恢复名誉。
夏枕:夏天的枕头。
供扇:准备扇子。
薰堂:香气四溢的厅堂。
甫:刚刚。
种萱:种植萱草。
那知:未曾想到。
秋暑退:秋天的暑热消退。
御:乘坐。
轻轩:轻便的小车。
翻译
四德如同国家的礼仪典范,三次迁移家门以安顿。
母亲宁愿为疾病和痛苦担忧,儿子却只为正义平反而欢喜。
夏日里床头备有扇子,厅堂刚种植了萱草。
未曾料到秋天暑气消退,不再需要乘凉的小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舅母太夫人方氏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舅母的敬仰和哀思,以及对家庭和睦与亲情的感慨。

"四德仪邦族"赞扬了舅母高尚的品德,如同国家楷模,影响着家族成员。"三迁奠里门"暗示舅母一生辗转迁移,可能为了家庭或子女的安顿,体现了她的辛劳和奉献。

"姑宁忧疾痛,子自乐平反"表达了舅母尽管自身可能疾病缠身,却更关心家人的安康,看到子女平安,她内心感到欣慰。"夏枕方供扇,薰堂甫种萱"描绘了夏日里舅母为家人消暑的温馨画面,以及她在庭院种植萱草以寄托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那知秋暑退,无复御轻轩"表达了诗人对舅母突然离世的悲痛,惋惜她未能等到秋天暑气消退,享受清闲时光,再也不能乘坐轻便的车驾出游。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既是对舅母的深情缅怀,也是对家庭和睦生活的怀念。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八归.未央宫瓦研

延英秘殿,香姜穹阁,风雨几堕残瓦。

圜当玉致麒麟截,更认尺围馀六,血黫苔赭。

八十一门埋落照,剩断砾、供人怜把。

检一卷、丽赋西京,愁绝夜窗写。

漫说榱兰柱杏,当年绀碧,掩冉金凤铜马。

式翻宣德,圆绦约布,伪赝谁还知者。

辨长生款识,邈篆悬针鼓文亚。

曾知否、灵山龙首,土色烟凝,疏时和黛麝。

(0)

高阳台.录别

婪尾三巡,歌头一阕,汐声催上兰舠。

前下吴洲,杨花堪已全飘。

春莺况瘦斜阳色,泥篷窗、烟语零凋。剩魂销。

送我青山,蘋末迢迢。

要知今后相思苦,似疏棂愁绿,卷尽芭蕉。

烛短衾寒,一般凄绝今宵。

凭教有梦随江水,奈东风、不放回潮。醒无聊。

淡月微星,楼角闻箫。

(0)

洞仙歌四首·其四

小鬟弹户,报灯花阑矣。脉脉良宵酒醒未。

恰琼钩不挂,帐穗如烟,风漾漾,漾得梦边愁起。

愔愔还惜惜,怯怯恹恹,小小娇憨总难记。

只记病凉天,钗凤斜扶,兀梳个、亸肩蝉髻。

算树上、青梅可怜生,作一样辛酸,雨窗滋味。

(0)

城南柳三章·其三

如此鬖髿亦可怜,苦辞凉雨要微烟。

昏黄不耐酒初醒,轻薄怨渠人少年。

佳日茫茫吹尽絮,空樽寂寂怕闻鹃。

画楼三百秋莺巷,解种芙蓉媚锦鞯。

(0)

饮试剑阁醉后调主人吴国学羹尧·其一

大泽龙蛇息战争,蠛蠓如雨扫薨薨。

最高帘幕初停酒,落日苍黄树满城。

(0)

过城南某氏废园

偃门寒瘦两三松,不作云姿但雪容。

高下水廊阑尽废,参差花径藓都封。

青樽明月思荷社,白发公孙隐菜佣。

小拾新蘼延晚照,湖天无际莽闻钟。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