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破春寒。人老边关。十年梦已断湖干。
一样雨丝风片外,那觅吴船。高阁几凭栏。
眼底河山。料应商略去留难。
燕子也知乡思苦,相约飞还。
羌笛破春寒。人老边关。十年梦已断湖干。
一样雨丝风片外,那觅吴船。高阁几凭栏。
眼底河山。料应商略去留难。
燕子也知乡思苦,相约飞还。
这首《浪淘沙》以清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身处边关的游子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开篇“羌笛破春寒”,以羌笛声破晓春寒,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凄美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寂寞。接着,“人老边关”四字,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处境和心境,岁月流逝,青春不再,边关的艰苦生活让他的身心都饱受煎熬。
“十年梦已断湖干”一句,将时间的跨度拉长,十年的时光仿佛在湖畔的梦中消逝,暗示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接下来,“一样雨丝风片外,那觅吴船”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与追寻,雨丝风片虽相似,却难以寻觅那熟悉的江南船只,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高阁几凭栏,眼底河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他多次倚靠高楼栏杆,凝望眼前的山水,心中涌动的是对故乡的无限思念。最后,“料应商略去留难,燕子也知乡思苦,相约飞还”以燕子的归巢行为作为比喻,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的感情联系起来,燕子尚且知道乡愁之苦并寻找归途,更何况是人呢?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也更强烈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归心似箭的心情。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不禁为之动容。
追欢逐乐少闲时,补贴平生得事迟。
何处花开曾后看,谁家酒熟不先知。
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
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