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儿孙礼教稀,捕蝉探鷇闹柴扉。
园丁忽报来禽熟,走向园公笑挽衣。
田舍儿孙礼教稀,捕蝉探鷇闹柴扉。
园丁忽报来禽熟,走向园公笑挽衣。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一幕,充满了淳朴与和谐的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简单而真挚的情感交流。
首句“田舍儿孙礼教稀”,开篇即点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原始,没有都市的繁文缛节,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成长,享受着自然带来的乐趣。接着,“捕蝉探鷇闹柴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在田野间追逐嬉戏的情景,他们或捕捉蝉鸣,或探寻鸟巢,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村庄,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园丁忽报来禽熟”,随着季节的更迭,果园里传来好消息,果实成熟了。这一句不仅勾勒出了丰收的喜悦,也预示着农事的繁忙即将结束,收获的季节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满足感。
最后,“走向园公笑挽衣”一句,将画面推向高潮。当园丁兴奋地告知消息时,农人们纷纷前来分享这份喜悦,他们笑着拉住对方的衣角,共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这一细节体现了邻里之间的温馨与互助,凸显了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淳朴的人际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明末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泛淮忌水大,我行浩以漫。
溯汴忌水浅,我行几以乾。
偶与困滞并,将独为此难。
穷堤有来客,芬芳可与言。
共休绿榆阴,置酒聊慰安。
主人虽仓卒,犹得具甘酸。
酸渍楚梅青,甘摘夏樱丹。
引觞吞日光,耳热不复叹。
俛仰已陈迹,未可忘兹欢。
谁思费生术,幻惑宁盘桓。
君尝佑王属,议平天下刑。
出宰得古邑,农锄多带经。
素琴伴饮酒,绿藓生讼庭。
举首望海雁,高怀在青冥。
每爱昭亭傍,清滩石可数。
两岸脩竹林,孤城严晚鼓。
自辨越人言,难廋楚乡语。
郭门春聚船,江贾无多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