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衣乃儒服,其说乃墨夷。
天生物一本,今尔二本为。
尔忍不葬亲,委以饱狐狸。
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
其衣乃儒服,其说乃墨夷。
天生物一本,今尔二本为。
尔忍不葬亲,委以饱狐狸。
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
这首诗名为《盗儒》,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诗中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中的道德沦丧现象。"其衣乃儒服,其说乃墨夷",表面上看似儒家学者,实际上言行不一,背离了儒家孝亲的伦理。"天生物一本,今尔二本为",批评这种人的虚伪,指责他们口头上尊崇儒家,行为上却违背了基本的亲情原则。"尔忍不葬亲,委以饱狐狸",直接指责他们不履行对亲人的责任,任由亲人尸骨暴露,被野兽吞噬。最后两句"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表达了诗人的立场,表示自己坚守孟子的仁爱之道,不会被这些人的虚伪言辞所迷惑。整首诗语言犀利,批判有力,体现了梅尧臣对社会道德败坏的忧虑和对儒家精神的坚守。
昔我云溪居,送子云溪濆。
重来问何时,笑指溪上云。
一别四周星,坐此世故纷。
衰颜两非昔,华发粲可耘。
我缠风树悲,终日无一欣。
子乃水菽忧,尚此奔走勤。
对床语未终,悬知便离分。
霜风吹客袂,别意如丝棼。
子归葛陂上,去路接乡枌。
归梦尚随子,何当叹离群。
身闲书有味,吏傲俗不亲。
小窗据物表,扫尽心眼尘。
令尹垂珠玉,敲门唤行春。
作意向芳物,吾车曾未巾。
愁阴入病骨,鸠妇声亦嗔。
冥冥三日雨,桃李迹已陈。
空馀深枝间,一一青子新。
秾芳殿春晚,犹堪慰佳辰。
酴醾晓妆靓,芍药醉脸匀。
白萼簪袅袅,风卮倒粼粼。
言当呼短舞,抵掌回双颦。
年来得相从,稍觉安沈沦。
岂不挂俗事,察公极清真。
眼中醉乡路,风味良独醇。
流光不容玩,尺璧何足珍。
漓俗益可厌,愿言勤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