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兴熊坛石令君席上》
《长兴熊坛石令君席上》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访隐到江潭,招携过水南。

绿蓑怀往迹,白马纵高谈。

震泽君吞九,中牟我得三。

宵分灵雨至,罨画半拖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访隐士的旅程,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首句“访隐到江潭,招携过水南”开篇即点明了寻访隐士的目的地,江边的潭水旁,诗人与友人携手渡过南岸,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绿蓑怀往迹,白马纵高谈”两句,通过“绿蓑”和“白马”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生动与壮丽,也暗含着对过往历史和文化的追忆与畅谈,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震泽君吞九,中牟我得三”两句,运用了典故,以“吞九”和“得三”来象征对知识或智慧的追求与获得,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的交流中,彼此分享了丰富的学识和见解。这里的“震泽”和“中牟”均为地名,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最后,“宵分灵雨至,罨画半拖蓝”描绘了夜晚时分,一场灵性的雨水降临,天空中的云彩仿佛被染上了深蓝色,整个场景显得既神秘又宁静。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精神境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晓发铜城驿至东阿道中杂诗五章·其三

拍翠下崇阿,晏水阻南麓。

回滩乱沙嘴,逆泻碎河腹。

茭烟明远翠,壁色射绵绿。

䑰䑠难唤渡,横篙傍鸥宿。

载驱歌就浅,独漉感泥浊。

圆涡细旋马,断荇上萦毂。

溱洧笑裳褰,沧浪岂缨濯?

迷津不可问,栖皇吊前躅。

(0)

饮辅国公园亭歌者绛儿索诗书四绝句·其一

水阁银灯照雨丝,树光流袂绿差差。

篴声软与春摇弄,我忆江南旧柳枝。

(0)

回思八章·其一

回思袖斧觅琼柯,踯躅荒山遍罻罗。

马历太行知陆坦,花经狂雨识风和。

渐师素女谙丹鼎,莫怅黄姑隔绛河。

但愿广寒八万户,清辉不蚀照姮娥。

(0)

夜坐成诗二章·其一

密林罨高月,园径生古幽。

露萤下依草,风过时一流。

万籁不可辨,槭槭闻四周。

无端若相触,意往增百忧。

六合邈无涘,一纵谁能收?

(0)

复题其种纸山房图

乌椑大叶烂秋霜,苕北谯南太史庄。

一夜神风吹劫火,百年乔木剩虚堂。

临池旧泽守能几,绕屋新枝今复长。

后起有人嗟老迈,苍髯白眼泣斜阳。

(0)

赠壶园同寓诸子五章·其五歙县徐志恭

笙鹤胎瑶林,暂戢羾云翅。

神光不可亵,英英扫凡气。

君胄席清华,耳目熟文字。

玉节守步翔,锵然叶温粹。

每与衡古近,异识有同契。

野澹不媚俗,余亦分遭弃。

勉为明德后,天府重华器。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