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去秋七月登舟逮此一年矣六月晦日午睡觉闻儿女辈相谓曰明朝又是秋风起推枕怅然走笔记之》
《余去秋七月登舟逮此一年矣六月晦日午睡觉闻儿女辈相谓曰明朝又是秋风起推枕怅然走笔记之》全文
宋 / 赵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流萍断梗飞花委,四海茫然无定止。

古今本是一邮传,况乃其中悲转徙。

秦淮霜叶乱枫林,苕霅春风泛蘋芷。

薄酒时时伴儿女,疏篷处处愁烟水。

故乡知是几长亭,眼暗相望越千里。

怅念征鸿一纸书,明朝江上秋风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家一年后,于六月晦日午后小憩时,被儿女们的对话触动,想起明日又将是秋风起的日子,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了“流萍断梗”、“四海茫然”等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流萍断梗飞花委,四海茫然无定止”,以“流萍断梗”、“飞花委”象征着诗人自己如同漂浮不定的萍藻、折断的树枝和随风飘散的花瓣,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归宿。接着,“四海茫然无定止”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漂泊感,四海之内都显得空旷迷茫,没有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

“古今本是一邮传,况乃其中悲转徙”,诗人将个人的漂泊与历史的流转联系起来,指出古今皆有漂泊之人,自己的悲苦并非个例,而是普遍的人类命运。这既是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也是对人类共通情感的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秦淮霜叶乱枫林,苕霅春风泛蘋芷”,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幅秋色渐浓的画面。秦淮河畔的霜叶与枫林交织,苕霅溪边的春风轻拂着蘋芷,这些自然景象既是季节更替的标志,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变迁。

“薄酒时时伴儿女,疏篷处处愁烟水”,描述了诗人与家人相伴的生活情景,虽然有酒相伴,但更多的是在烟波浩渺的水上漂泊的愁绪。这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也有对未来的忧虑和期盼。

最后,“故乡知是几长亭,眼暗相望越千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他不知道故乡究竟有多远,只能在模糊的视线中遥望千里之外的家乡。这句诗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怅念征鸿一纸书,明朝江上秋风起”,诗人想象着通过一封书信与远方的亲人交流,以此缓解内心的孤独和思念。然而,随着明天江上的秋风起,这份期待可能又会化为泡影。这句诗以“征鸿”(大雁)作为寄托,象征着传递消息的使者,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离家一年后的漂泊生活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赵鼎
朝代:元

猜你喜欢

破阵子.秋夜

白露凉惊玉树,明蟾秋映金绳。

帐底葡萄看数颗,阶前络纬听三更。灯花销复生。

总是愁来角枕,那堪风度檐铃。

自分人间怜只影,不知天上喜双星。银河无限清。

(0)

蝶恋花.题沈乙庵丈仿云林碧梧清溪小帧。丈作画时方摄安徽提刑

云和秋林桐叶大。琴筑徐鸣,碧绕溪堂左。

那得茅庵留乞我。织帘倦后摊书坐。

风竹疏疏霜柳亸。一角微茫,天半寒烟锁。

杯底晴岚青婀娜。不缘遽唱家山破。

(0)

金缕曲

谁谓无神助。谢封姨、回帆送到,行舟留住。

纵目南楼年最少,便已头颅如许。

又何况、当时琳瑀。

屈指晨星犹有几,只尊前、磊落人三五。

今昔恨,那堪诉。征袍今昔殊缁素。

定难分、江头涕泪,洛中尘土。

茗盏诗囊相料理,怕道须溪春去。

更青兕、几番风雨。

莫话年来经历事,枉茹冰、饮雪论辛苦。

将进酒,为君舞。

(0)

蝶恋花六首·其二

漻泬人间霜信后。夕树离蝉,已过秋时候。

河影湛湛天欲漏。孤城斜倚星如斗。

城上乌啼人白首。城下寒潮,带雨声声骤。

半死归心还扣扣。无端海气生襟袖。

(0)

洞仙歌.蟹

烟波好处,尽横行无忌。怪雨腥风趁秋起。

闪渔镫几点,辛苦爬沙,莫误认、凉夜调琴如此。

稻梁凭作践,孕白含黄,偶尔朝魁亦游戏。

带甲惯惊人,野店吞声,谁传信、无肠公子。

且料理、新霜菊花天,要换取尖团,正其时矣。

(0)

蝶恋花.秋蝶

入梦庄生何日觉。游戏花天,只道春光好。

谁分春光原草草。金风玉露来偏早。

到处蛩愁兼蟪吊。秋士秋娘,一样伤怀抱。

羡煞飞仙呼老道。置身总在高寒表。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