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邵兴宗秋夜学舍宿直》
《和邵兴宗秋夜学舍宿直》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直舍逍遥度清夜,暂投逢掖解儒冠。

高楼影背星河转,疏竹气兼风露寒。

篱下黄花新蕊乱,门边碧柳旧株残。

折腰把板今无有,勿似陶潜遂弃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oxīngzōngqiūxuéshè宿zhí
sòng / guāng

zhíshèxiāoyáoqīngzàntóuféngjiěguān

gāolóuyǐngbèixīngzhuǎnshūshēngjiānfēnghán

xiàhuánghuāxīnruǐluànménbiānliǔjiùzhūcán

zhéyāobǎnjīnyǒutáoqiánsuìguān

翻译
在宁静的夜晚,我独自享受着自由的生活,暂时放下书卷,摘下儒雅的帽子。
站在高楼之上,星辰银河在背后流转,稀疏的竹林中,风露带来阵阵寒意。
篱笆下的菊花新芽纷飞,门口的绿柳老枝凋零。
如今已不再为官,弯腰劳作的日子一去不返,不要像陶渊明那样轻易放弃官职。
注释
直舍:自己的居所。
逍遥:自由自在。
儒冠:读书人的帽子。
高楼:高耸的建筑。
星河:银河。
疏竹:稀疏的竹子。
黄花:菊花。
新蕊:新生的花蕊。
碧柳:绿色的柳树。
折腰:鞠躬尽瘁。
把板:做官。
陶潜:东晋诗人陶渊明。
弃官:辞去官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秋夜场景,诗人在这个清凉的夜晚暂时放下了繁琐的礼仪束缚,摘掉了儒者的帽子,享受着逍遥自在的感觉。高楼上的影子背后,是星河缓缓流转的壮丽景象,而疏散的竹林中弥漫着清凉的风和露水的寒气。

诗人注意到了篱笆下黄花的新蕊乱放,以及门边碧柳的旧枝残留,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秋夜的静谧与孤寂。最后两句“折腰把板今无有,勿似陶潜遂弃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一种怀念和反思,提到的是历史上的高逸,不是真的要去做什么,而是一种情感的抒发。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往日生活状态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简约生活的一种向往。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庚戌春赴南雍省侍秋半乃还颇有赋咏而亡其稿追忆仅得此下十章·其三过市汊

人家依岸浅,驿岸俯江斜。

密雨遮龙雾,奔流走象牙。

金陵何处是,白下望中赊。

明到南昌郡,徐亭扫落花。

(0)

贞母咏

朝读贞母传,夕吟贞母诗。

母寿今八旬,芳名千载垂。

昔归君子室,心德两相宜。

执手奉承说,黄发以为期。

烹凫酌美酒,从容理朱丝。

清音正盈耳,桃华犹满枝。

溘乘埃风去,弃我真若遗。

哀来无昼夜,昼哭声转悲。

逝将从君往,重结深长思。

有身嗟未判,辛苦安得辞。

继体心所切,悬弧事竟奇。

深闺寒复暑,长养实勤斯。

聪明自天锡,教诲亦不迟。

居然富文学,下笔惊主司。

名题黄金榜,班簉白玉墀。

爵位既频陟,恩封遂屡貤。

尊荣倾邑里,光彩焕门楣。

盛德固有报,始望那及兹。

彼哉须眉具,长佩纷陆离。

当几靡定力,王业何由熙。

人间有贞母,岂得无男儿。

贞母宜万寿,非独闺门师。

(0)

游天竺

佛国谁闻有此山,幽深彷佛类商颜。

鸟归故道如相引,云起前岑自不閒。

月落钟鸣僧入定,风吹酒醒客忘还。

峰头何处飞来石,长锁松筠第一关。

(0)

送张亚卿进万寿表分得秋字

一尊酒饯小瀛洲,明日神京拜冕旒。

云为从龙归北去,水因朝海向东流。

清风到处迎仙旆,好雨随时送客舟。

万口山呼意难尽,独将金镜续千秋。

(0)

观史黄门莲叶砚有感·其一

石莲不信世人栽,太华峰移一瓣来。

高洁岂为盛酒器,坚贞长傍读书台。

纵然剥落伤全璧,犹胜沈埋卧绿苔。

寄语黄门好收护,玉函珍重莫频开。

(0)

复次赏花韵

珍重名花置曲栏,百年能得几回看。

未开长怕春风恶,载酒还愁夜雨寒。

帘幕高县垂地碧,鸾凰欲下绕空盘。

诗人有意来重赏,为语群儿莫折残。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