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谁闻有此山,幽深彷佛类商颜。
鸟归故道如相引,云起前岑自不閒。
月落钟鸣僧入定,风吹酒醒客忘还。
峰头何处飞来石,长锁松筠第一关。
佛国谁闻有此山,幽深彷佛类商颜。
鸟归故道如相引,云起前岑自不閒。
月落钟鸣僧入定,风吹酒醒客忘还。
峰头何处飞来石,长锁松筠第一关。
这首诗描绘了天竺山的幽静与神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林间的宁静画卷。首句“佛国谁闻有此山”,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天竺山的探寻,仿佛在询问世间是否真的存在如此幽深的佛国之地。接着,“幽深彷佛类商颜”一句,将天竺山与古代的商颜山相比较,暗示了其环境的清幽与古老。
“鸟归故道如相引,云起前岑自不閒”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展现了天竺山的生机与和谐。鸟儿似乎遵循着古老的路径归来,云彩在前方的山峦间自由飘荡,两者都显得悠然自得,没有丝毫的打扰。
“月落钟鸣僧入定,风吹酒醒客忘还”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宁静场景。月落之后,寺庙中传来钟声,僧人进入禅定状态,而远处的客人被这宁静的氛围所吸引,忘记了归途,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
最后,“峰头何处飞来石,长锁松筠第一关”则以奇石锁住松竹的形象,象征着天竺山的独特与神秘,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守护着这片宁静与祥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竺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宁静氛围的深刻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