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蒙懂,世事不晓。吃茶饭、不知饥饱。
坐处生根,立一似、顽石当道。任傍人、笑我虚矫。
文艺不解,岂知典教。说修行、无分剖。
面上尘埃,发髼松、身披衲袄。永长生、浩劫不老。
一生蒙懂,世事不晓。吃茶饭、不知饥饱。
坐处生根,立一似、顽石当道。任傍人、笑我虚矫。
文艺不解,岂知典教。说修行、无分剖。
面上尘埃,发髼松、身披衲袄。永长生、浩劫不老。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解佩令》描绘了一个看似愚钝但内心坚定的形象。诗人以质朴的语言,刻画了一位生活简单、对外界懵懂无知的人,他专注于基本的生活需求,如“吃茶饭、不知饥饱”,仿佛与世隔绝。他的行为被旁人视为“顽石当道”,甚至被视为矫情,但他对此毫不在意,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艺术和学问上,他可能并不精通,对经典教义也缺乏理解,但这并未妨碍他对修行的追求,认为修行无需深究分析。他的外表朴素,头发蓬乱,身着僧衣,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清苦生活态度。他向往永恒的生命,期待在修行中达到“永长生、浩劫不老”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元代隐逸文化中的一种独特人格风貌。
东家少年子,挺挺七尺躯。
适遭风尘起,应募趋名都。
明甲金铁坚,宝刀冰雪如。
朝随霍嫖姚,暮逐李轻车。
手挽二石弓,腰悬双虎符。
击刺当万人,飞扬凌八区。
椎牛会宾客,考鼓吹笙竽。
意气拟卿相,光辉生里闾。
西邻有迂士,白首讲玄虚。
贫无担石储,富有万卷书。
河之水,向东北,洛阳女儿好颜色。
八岁画娥眉,九岁自裁衣。
十岁学识字,十一抛梭攀锦机。
十二刺绣纹,十三能赌棋。
十四弹箜篌,十五才上头。
鬓偏斜戴金团凤,臂弱不胜珠络韝。
罗帏睡起伤春瘦,画阁妆成对日羞。
十六妖娆解歌舞,容色比花花不语。
含愁生怕下阶行,三寸春娇云一缕。
行媒将聘嫁周郎,桂柱兰台锦作房。
比翼镜奁妆玳瑁,合欢裙带绣鸳鸯。
茱萸露湿珊瑚枕,苏合香熏翡翠床。
生憎飞絮催春去,不分啼乌怨夜长。
枝成连理生何幸,钗合同心死不忘。
眼前节物年年度,只恐芳华不相顾。
南陌芙蓉午夜霜,东园桃李三春雨。
君当为妾秉烛游,东海为缸糟作丘。
妾当为君金缕讴,春风莫遣人间愁。
《河中之水歌寄刘子雍程伯羽同赋》【明·刘炳】河之水,向东北,洛阳女儿好颜色。八岁画娥眉,九岁自裁衣。十岁学识字,十一抛梭攀锦机。十二刺绣纹,十三能赌棋。十四弹箜篌,十五才上头。鬓偏斜戴金团凤,臂弱不胜珠络韝。罗帏睡起伤春瘦,画阁妆成对日羞。十六妖娆解歌舞,容色比花花不语。含愁生怕下阶行,三寸春娇云一缕。行媒将聘嫁周郎,桂柱兰台锦作房。比翼镜奁妆玳瑁,合欢裙带绣鸳鸯。茱萸露湿珊瑚枕,苏合香熏翡翠床。生憎飞絮催春去,不分啼乌怨夜长。枝成连理生何幸,钗合同心死不忘。眼前节物年年度,只恐芳华不相顾。南陌芙蓉午夜霜,东园桃李三春雨。君当为妾秉烛游,东海为缸糟作丘。妾当为君金缕讴,春风莫遣人间愁。
https://shici.929r.com/shici/NhLPm5TGQE.html
观水必观澜,听潮每听音。
乃于无声处,见此天地心。
方其潮未上,大江一蹄涔。
将耳欲听之,寥寥杳难寻。
及夫潮既落,汹涌成消沉。
又复以耳听,默默真如瘖。
惟于初至时,辟阖阳与阴。
吹地殷鼙鼓,从风鉴铁金。
之子于此轩,危坐正其襟。
悟兹寂感理,阅尽古与今。
已无言语述,况著丹青临。
我听不以耳,孰知听逾深。
拟将布声意,写入无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