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扃掩孤寂,落木无馀声。
道人坐空山,那知岁峥嵘。
夜寒窗有雪,渐与茅屋平。
不悟梅花閒,但觉鼻观清。
残经未能了,映隙窥微明。
愿以第一义,于焉證无生。
林扃掩孤寂,落木无馀声。
道人坐空山,那知岁峥嵘。
夜寒窗有雪,渐与茅屋平。
不悟梅花閒,但觉鼻观清。
残经未能了,映隙窥微明。
愿以第一义,于焉證无生。
这首元代凌云翰的《康上人画(其一)雪窗玩梅》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首句“林扃掩孤寂”展现了环境的清冷和寂静,仿佛只有孤独的僧人独处其中。"落木无馀声"进一步渲染了秋末冬初的萧瑟气氛。
诗人接着写到“道人坐空山”,点出主人公是一位在空旷山中修行的僧人,他身处其中,对岁月的流转似乎浑然不觉,表现出超脱尘世的宁静。“夜寒窗有雪,渐与茅屋平”描绘了雪夜景象,窗户上的积雪与茅屋相接,显得尤为清寒,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淡泊。
“不悟梅花閒,但觉鼻观清”转而写到梅花,虽然梅花盛开,但僧人并未被世俗的繁华所扰,反而感受到梅花的闲逸和香气的清新,这体现了他的禅心与高洁。
最后两句“残经未能了,映隙窥微明”表达了诗人沉浸在佛经研读中,虽未尽兴,但透过缝隙看到的一丝光明,象征着智慧的启迪和对佛法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真理的禅意,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纤纤麝囊花,含葩依春林。
双跗隐相络,中有百结心。
作意故迟放,气郁香益沈。
美人悄独立,袭上红罗襟。
因温如中酒,神味供细斟。
融想渐与化,梦幻皆侵寻。
露凉媚新蝶,月上啼文禽。
物犹助其致,人意安能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