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角墙隅。占宽闲处,种两三株。
月夕烟朝,影侵窗牖,香彻肌肤。群芳欲比何如。
癯儒岂、膏粱共途。因事顺心,为花修史,从记中书。
屋角墙隅。占宽闲处,种两三株。
月夕烟朝,影侵窗牖,香彻肌肤。群芳欲比何如。
癯儒岂、膏粱共途。因事顺心,为花修史,从记中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的画面,诗人在屋角墙隅处寻找一个宽闲舒适的地方种植了几株柳树。月光洒落,晨雾缭绕,柳影侵入窗棂,散发出的清香沁人心脾,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诗中“群芳欲比何如”一句,表达了即便是其他美丽的花卉,也难以与这几株柳树相媲美。
接下来的“癯儒岂、膏粱共途”描绘了一种自然界万物共生的和谐场景,其中“癯儒”指的是形态特殊的古奇植物,“膏粱”则是香气浓郁的药草,两者在同一条小路上并行,形成鲜明对比。
诗人因着这份宁静和美好,心情舒畅,于是决定为这些花木撰写历史,从笔记中记录下来。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心。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尘嚣、与自然合一的高雅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