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秀英灵聚,溪清爽气开。
水晶凝石髓,月彩耀珠胎。
珉紫裁为砚,犀花解作杯。
最怜沙上草,颜色在根荄。
山秀英灵聚,溪清爽气开。
水晶凝石髓,月彩耀珠胎。
珉紫裁为砚,犀花解作杯。
最怜沙上草,颜色在根荄。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美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溪流、石头、月光、砚台和酒杯等元素的和谐共生。诗人以“山秀英灵聚,溪清爽气开”开篇,将山的秀美与水的清澈融为一体,赋予自然景观以灵性,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水晶凝石髓,月彩耀珠胎”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神秘,水晶般的石头仿佛蕴含着生命的精髓,而月光下的珠胎则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奇幻。
随后,“珉紫裁为砚,犀花解作杯”则转向对文房四宝的赞美,紫玉制成的砚台与犀牛角雕琢的酒杯,不仅体现了工艺的精湛,也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高洁品质。最后,“最怜沙上草,颜色在根荄”以草木之微,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仰,即使是在沙漠中,草木也能顽强生长,其生命力令人赞叹不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用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朝阳楼外楚天东,霞捧曈曈晓日红。
弱木金鸡飞翐翐,茂梧丹凤语雍雍。
关弓后羿留孤毂,缓辔羲和御六龙。
下土小臣仰馀照,四时佳景驻春融。
秋江云浮岛屿孤,澄波万顷平若铺。
烟收日暮鱼正出,渔人群聚相喧呼。
或垂大罾或举网,小船如梭捷来往。
天空嗷嗷鸿雁鸣,风轻淅淅菰蒲响。
行客步迟心急归,盘湾隔崦通径微。
恍类黄州赤壁岸,又疑青山采石矶。
我生惯识江湖景,已历风波尘梦醒。
短蓑圆笠钓丝轻,结盟鸥鹭从渔隐。
酒酣耳热成清歌,吴音越调商声多。
羊裘已敝身自老,玉璜未得心如何。
令我披图发长啸,满目枫林半残照。
东津谁续观鱼篇,少陵曾鼓三巴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