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门半掩梨花院,博山飞烟绕梁转。
晓莺啼傍小窗来,只在柳梢看不见。
罗衣单薄恶春风,却要捲帘令燕通。
春愁只能清臂玉,何时得消红守宫。
对花强拣花枝折,心事可向旁人说。
重门半掩梨花院,博山飞烟绕梁转。
晓莺啼傍小窗来,只在柳梢看不见。
罗衣单薄恶春风,却要捲帘令燕通。
春愁只能清臂玉,何时得消红守宫。
对花强拣花枝折,心事可向旁人说。
这首《春闺曲》描绘了一位深居简出的女子在春日里的细腻情感与生活片段。诗中通过“重门半掩梨花院”这一句,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梨花院落,重门轻掩,透露出女子内心的封闭与对外界的好奇。接着,“博山飞烟绕梁转”,以香炉之烟喻女子的思绪缭绕,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晓莺啼傍小窗来,只在柳梢看不见。”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清晨时分,黄莺在窗外啼鸣,似乎想要靠近女子,却又被柳树遮挡,无法直接入室,象征着女子与外界的微妙联系和隔阂。
“罗衣单薄恶春风,却要捲帘令燕通。”女子穿着单薄的罗衣,在春风吹拂下感到寒冷,却仍然卷起窗帘,期待燕子能透过窗户带来一丝温暖或消息,表现了她对外界的渴望与期待。
“春愁只能清臂玉,何时得消红守宫。”春日的愁绪只能寄托于手臂上的玉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对花强拣花枝折,心事可向旁人说。”面对盛开的花朵,女子试图从中找到慰藉,但最终只能折下一枝,暗示了她内心复杂的情感难以言表,只能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寻求片刻的自我安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的情感波动与生活状态,既有对外界的渴望,也有内心的孤独与挣扎,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