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鸣钲夜向晨,缀行花锦照城闉。
湔裙未免多游女,舍耒深忧有惰民。
史载孝娥今列祀,骚云帝子没为神。
腊傩固匪儒家法,居鲁安能异鲁人。
陌上鸣钲夜向晨,缀行花锦照城闉。
湔裙未免多游女,舍耒深忧有惰民。
史载孝娥今列祀,骚云帝子没为神。
腊傩固匪儒家法,居鲁安能异鲁人。
这是一首描绘早晨田野景象与古代传说交织的诗作。开篇“陌上鸣钲夜向晨,缀行花锦照城闉”生动地展现了清晨农夫开始一天劳作的情景,铃声在晨光中回响,田埂间绽放的野花如同织就的锦缎,映照着城郭。随后“湔裙未免多游女”描绘了一群女子在田间忙碌的场景,她们或许是因为农活繁重而显得有些劳累。
接着,“舍耒深忧有惰民”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因种植不易而感到烦恼和懈怠的人们所持有的同情心。这里的“舍耒”指的是放弃农耕,而“惰民”则是形容那些不愿意辛勤劳作的人。
在“史载孝娥今列祀,骚云帝子没为神”中,诗人提到了古代的传说。这里的“孝娥”可能指的是中国古代的某位贤女或仙女,“列祀”意味着她被尊奉在祭坛之上。而“骚云帝子”则是对远古神话中帝王后裔的一种描绘,他们往往被神化。
最后,“腊傩固匪儒家法,居鲁安能异鲁人”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些遵循儒家教义却行为不端的人的批评。这里的“腊傩”可能是对某种邪恶或迷信行为的隐喻,而“固匪儒家法”则意味着这些行为与儒家的正统教导背道而驰。“居鲁安能异鲁人”可能是在强调那些真正遵循孔孟之道的人在鲁地(即孔子的出生地)仍然能够保持其独特的品格。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晨田野景象,反映了农村生活和劳动情景,同时也穿插了对古代传说的引用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火初晴,绿遍禁池芳草。斗锦绣、火城驰道。
踏青游,拾翠惜,袜罗弓小。莲步袅。腰支佩兰经妙。
行过上林春好。今困天涯,何限旧情相恼。
念摇落、玉京寒早。任刘郎、目断蓬山难到。仙梦杳。
良宵又过了。楼台万家清晓。
木棉初种时,其子皆露天。
意在衣被人,不肯为人怜。
我行忽见之,三叹心惕然。
感此复再拜,草中有大贤。
丈夫生宇内,岂止图自全。
鹑衣瓮牗下,措意在八埏。
杯水虽至微,味亦同深渊。
泰山非不高,远视等一卷。
但使志今存,何必快目前。
惜哉彼下士,白发守遗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