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鱼苗生,纤纤满波内。
一瓢数酌千,似有游泳态。
江头聚城市,买者动运载。
归家放池中,看养情必耐。
每朝饲饭饘,至午投藻菜。
长育日向深,洋洋可人爱。
其中有鳡鱼,恣意张巨喙。
身长多气力,来往食同队。
但见鱼渐稀,将谓深潜晦。
童子入水观,唯有鳡鱼在。
养鱼莫养鳡,湖池利俱废。
用将莫用贪,边民生怨悔。
雄威肆吞噬,繁刑更苛碎。
家家弃青苗,遥遥投北塞。
国计果何如,令人发长嘅。
孟夏鱼苗生,纤纤满波内。
一瓢数酌千,似有游泳态。
江头聚城市,买者动运载。
归家放池中,看养情必耐。
每朝饲饭饘,至午投藻菜。
长育日向深,洋洋可人爱。
其中有鳡鱼,恣意张巨喙。
身长多气力,来往食同队。
但见鱼渐稀,将谓深潜晦。
童子入水观,唯有鳡鱼在。
养鱼莫养鳡,湖池利俱废。
用将莫用贪,边民生怨悔。
雄威肆吞噬,繁刑更苛碎。
家家弃青苗,遥遥投北塞。
国计果何如,令人发长嘅。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寓意(其三)鳡》描绘了孟夏时节鱼苗生长的场景,尤其是鳡鱼的独特生态。诗中以鱼苗的生机勃勃和钓者购买的热闹景象开篇,展现了初夏渔业的繁荣。然而,诗人通过描述鳡鱼的贪婪和对同类的吞噬,寓言性地揭示了社会中某些人的贪欲和残暴,导致邻里间的矛盾和民生困苦。
诗人进一步指出,如果社会治理者过于严酷,滥用权力,就像鳡鱼一样,会破坏社会和谐,使得百姓不得不抛弃田园,远赴他乡。最后,诗人以国家大计为忧虑,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深深关切,以及对统治者过度苛政的哀叹。
整首诗语言简洁,借物喻人,富有深意,体现了明朝士大夫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忧患意识。
猛兽在深山,藜藿亦寿考。
况也济乱流,干城国之宝!
一朝捐宾客,三军哭孤岛;
李代桃亦僵,蒯易丝逾扰。
吁嗟周遗民,去作流离鸟;
路逢故鬼语,死生何草草!
野死媚乌鸢,水死蛟龙饱;
哀哉失所天,人命不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