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来红泪尽辞银,花拥舒郎别院春。
国虽家雠都未了,可能还较绝缨人。
烧来红泪尽辞银,花拥舒郎别院春。
国虽家雠都未了,可能还较绝缨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烧来红泪尽辞银”这一句,仿佛能感受到一种热烈而又悲凉的氛围,银烛映照下的红泪,象征着情感的激荡与离别的哀愁。接着,“花拥舒郎别院春”一句,以繁花簇拥、春意盎然的景象,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形成鲜明对比。
“国虽家雠都未了”,揭示了人物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未竟之志,国家与个人的恩怨交织,使得主人公无法摆脱内心的纠葛。“可能还较绝缨人”则引出了一个典故,暗示主人公或许会采取某种决绝的行动,与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进行最终的较量或决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主人公在国家与个人、爱恨情仇之间的挣扎与抉择,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君不见长安少年游侠儿,斗鸡走马气如霓。
风尘著雨街街净,花柳和烟处处迷。
又不见金紫煌煌号卿相,甲第歌钟烂相望。
青娥皓齿歌宛转,银筝牙板声嘲喨。
去年匹马入帝畿,风光如旧人事非。
向日少年多乞丐,高门半改为荆扉。
转眼变更便如此,千秋万载何极止。
往访旧日东邻家,惟有一翁出纳履。
初时相见不相识,细说来因方大喜。
问之多是感慨言,不觉相看泪如水。
三月花明君始到,料得伤心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