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游谷山》
《和游谷山》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颍皋擘窠书棐几,玉勒银钩照林麓。

山堂聚观杂贤鄙,人人欢然如所欲。

独馀耆年视凝远,就观尚如隔罗縠。

筠床瓦枕试新凉,小雨南风正清熟。

岸中一笑山答响,我亦为君聊捧腹。

晚晴轩槛亦何有,隔屋茶烟度修竹。

呼童索纸赋新诗,诗成字字清如玉。

人间何从有此客,满腹精神真可掬。

我惭衰老亦作诗,譬如菌芝生朽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谷中的雅集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首句“颍皋擘窠书棐几”以“擘窠书”比喻书法的雄健,形象地描绘出书法作品在棐几上的壮观景象,暗示了山谷中文化氛围的浓厚。接着,“玉勒银钩照林麓”进一步渲染了书法艺术的高雅与明亮,仿佛照亮了山林,让读者感受到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山堂聚观杂贤鄙,人人欢然如所欲”描绘了山堂内众人聚集,无论是贤者还是鄙人,都沉浸在艺术的喜悦之中,各得其所。这种包容与和谐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艺术普及与社会和谐的向往。

“独馀耆年视凝远,就观尚如隔罗縠”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老一辈学者对于艺术的深邃理解和独特视角,即使隔着一层轻纱,也能洞察艺术的精妙之处。这不仅赞美了老学者的智慧,也表达了对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视。

“筠床瓦枕试新凉,小雨南风正清熟”描绘了夏日傍晚,诗人与友人在竹床上、瓦枕上享受微风与细雨带来的清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惬意的氛围。这一场景既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晚晴轩槛亦何有,隔屋茶烟度修竹”则通过晚晴时分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宁静与和谐的气氛。透过窗户看到的茶烟袅袅,穿过修长的竹林,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呼童索纸赋新诗,诗成字字清如玉”表现了诗人即兴创作的情景,字字珠玑,如同玉石般清亮,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艺术的热爱。

“人间何从有此客,满腹精神真可掬”表达了诗人对能够与如此高雅之士相聚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这些人的精神世界丰富而纯净,如同可以捧起的珍宝。

“我惭衰老亦作诗,譬如菌芝生朽木”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虽已年迈,但依然能创作诗歌,就像菌芝生长于朽木之上,寓意着生命不息、创造不止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面,展现了艺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吴姬十首·其三

滴滴春霖透荔枝,笔题笺动手中垂。

天阴不得君王召,嚬著青蛾作小诗。

(0)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豫和

歌奏毕兮礼献终,六龙驭兮神将升。

明德感兮非黍稷,降福简兮祚休徵。

(0)

奉酬西川武相公晨兴赠友见示之作

碧树分晓色,宿雨弄清光。

犹闻子规啼,独念一声长。

眷眷轸芳思,依依寄远方。

情同如兰臭,惠比返魂香。

新什惊变雅,古瑟代沈湘。

殷勤见知己,掩抑绕中肠。

隙驷不我待,路人易相忘。

孤老空许国,幽报期苍苍。

(0)

吴宫

荒台荆棘多,忠谏竟如何。

细草迷宫巷,闲花误绮罗。

前溪徒自绿,子夜不闻歌。

怅望清江暮,悠悠东去波。

(0)

送姚六昆客任会稽何大蹇任孟县

越城临渤澥,晋国在河汾。

仙绶两乡意,青郊一路分。

野棠春未发,田雀暮成群。

他日思吴会,尝因西北云。

(0)

奉酬翁文尧员外神泉之游见寄嘉什

含鸡假豸喜同游,野外嘶风并紫骝。

松竹回寻青障寺,姓名题向白云楼。

泉源出石清消暑,僧语离经妙破愁。

争奈爱山尤恋阙,古来能有几人休。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