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耻作书生酸,开口论事如翻澜。
直遣胸中九云梦,从教世上一邯郸。
清风庭馆宾客散,落月屋梁魂梦寒。
我亦生平旧青眼,诗成不见但长叹。
高才耻作书生酸,开口论事如翻澜。
直遣胸中九云梦,从教世上一邯郸。
清风庭馆宾客散,落月屋梁魂梦寒。
我亦生平旧青眼,诗成不见但长叹。
这首挽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是对陆参政孟昭的哀悼。诗中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感慨。
首联“高才耻作书生酸,开口论事如翻澜”,赞扬了陆参政孟昭的才华横溢,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书生的平凡生活,而是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如同滔滔江水般激昂。这里将陆参政的个性与才华比作翻腾的波澜,生动地展现了他不拘一格、敢于直言的形象。
颔联“直遣胸中九云梦,从教世上一邯郸”,进一步表达了陆参政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仿佛他的思绪如同九重云层般广阔,又如同邯郸学步的故事,暗示他在追求真理与理想的道路上,虽历经曲折,却始终坚定前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陆参政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颈联“清风庭馆宾客散,落月屋梁魂梦寒”,描绘了陆参政逝世后,其居所的清冷与寂静,以及周围环境的凄凉氛围。清风拂过空荡的庭馆,宾客已散去,只剩下月光洒在屋梁之上,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悲凉的意境,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
尾联“我亦生平旧青眼,诗成不见但长叹”,诗人自述自己与逝者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写下了这首哀悼的诗篇,也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悲伤与怀念。这里的“青眼”原指对人表示尊重或喜爱的眼神,此处用来形容诗人对逝者的深厚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言表的哀痛的无奈与叹息。
整首挽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对逝者人格魅力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小楼春映远山横。
绿遍高城。
望中一片斜阳静,更萋萋、芳草还生。
疏雨冷烟寒食,落花飞絮清明。
数声弦管忍重听。
犹带微酲。
问春何事春将老,春不语、春恨难平。
莫把风流时节,都归闲淡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