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台荆棘多,忠谏竟如何。
细草迷宫巷,闲花误绮罗。
前溪徒自绿,子夜不闻歌。
怅望清江暮,悠悠东去波。
荒台荆棘多,忠谏竟如何。
细草迷宫巷,闲花误绮罗。
前溪徒自绿,子夜不闻歌。
怅望清江暮,悠悠东去波。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怀旧的氛围,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念和对忠诚建议未被采纳的感慨。
"荒台荆棘多,忠谏竟如何" 一句,通过荒废的台榭上长满了荆棘,隐喻着曾经繁华如今已经沦落,忠心耿耿的建议却无人问津,表达了一种哀叹。
"细草迷宫巷,闲花误绮罗" 这两句,用细小的野草覆盖了原本庄严的宫殿小巷,以及不再有人注意的花朵被错杂的丝线缠绕,进一步渲染出一片荒凉与废弃之景象。
"前溪徒自绿,子夜不闻歌"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反映诗人的心境。溪水依旧清澈,但似乎失去了生机;夜深人静,却再也听不到悠扬的歌声。这一幕,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与欢乐已经不复存在。
"怅望清江暮,悠悠东去波"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尽眷恋与惆怅。清澈的江水在夕阳下慢慢流向远方,那些悠长而平缓的波涛,就像是时间本身在不断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荒废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忠诚之心未被理解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