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镇西.臬署夜坐,听前庭演剧,似是邯郸巡河一出。追忆东皋旧事,感赋此词》
《小镇西.臬署夜坐,听前庭演剧,似是邯郸巡河一出。追忆东皋旧事,感赋此词》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小镇西犯

小飏夜笛风,碎珠十斛。歌丝袅、槛花轻簌。此何曲。

翠阴阴、寻去如尘,想处疑烟,一庭幽瀑,满场哀玉。

逗纱曲。渐循声细认,是邯郸曲。年时景、暗中潜触。

瘦蛾蹙。怅零箫剩管,耳边又续。

算来人世,偏有黄粱难熟。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夜晚在小镇西边臬署内静坐,聆听前庭上演的戏剧,其内容仿佛是《邯郸记》中的一段。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戏剧的生动交织,营造了一种既梦幻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词的开篇“小飏夜笛风,碎珠十斛”,以笛声和珠玉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音乐的美妙。接下来,“歌丝袅、槛花轻簌”则进一步渲染了音乐与自然景象的和谐交融,仿佛歌声与花瓣轻轻摇曳,共同编织了一个动人的画面。

“此何曲。翠阴阴、寻去如尘,想处疑烟”几句,词人通过询问和想象,表达了对未知音乐的探索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音乐如同梦境般虚幻而美丽。随后,“一庭幽瀑,满场哀玉”则将音乐比作幽静的瀑布和哀婉的玉石,进一步强化了音乐的深邃与哀愁。

“逗纱曲。渐循声细认,是邯郸曲”中,“逗纱曲”可能是指音乐在纱幔间回旋,而“邯郸曲”则是指《邯郸记》中的音乐,词人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将现实与历史、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

“年时景、暗中潜触。瘦蛾蹙”几句,词人回忆起过去的情景,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瘦蛾蹙眉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内心的忧郁与感慨。

“怅零箫剩管,耳边又续”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情境的无奈与惆怅。最后,“算来人世,偏有黄粱难熟”一句,以黄粱梦的典故,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音乐、自然、历史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秋夜玩月

几度停杯发浩歌,月华偏照别离多。

床头剩有樽酒绿,醉饮鲸飞沧海波。

(0)

眼儿媚.霜夜对月

一钩新月照西楼。清夜思悠悠。

那堪更被,征鸿嘹唳,绊惹离愁。

倚栏不语情如醉,都总寄眉头。

从前只为,惜他伶俐,举措风流。

(0)

好事近.秋晚

淅淅蓼花风,怪道晓来凄恻。

翻见密云抛雨,动一山秋色。

从前多感为伤时,无处顿然寂。

个事已寒前约,只晚阴凝碧。

(0)

香径分韵得江字

一亭寒碧中,四面空无窗。

种荷未有花,清意已满腔。

小坐梅树下,我亦青油幢。

晚来蝉声歇,静境热自降。

清风与明月,造物无对桩。

闲者恣吟取,如瓢分大江。

欲归尚未肯,雨湿烟钟撞。

(0)

次韵欧阳良有高山仰止四首·其四

世变如江河,不知何时止。

芸芸生其间,有如赴海水。

乾坤一大瓮,岁月等流矢。

公言信可感,流辈乃尔耳。

古来文章家,传者十数子。

磨灭十八九,谁复知姓氏。

要为不朽计,圣贤事在己。

勖哉立其心,食鱼何必鲤。

(0)

题涌泉亭诗石

诗题蔗境不题名,墨迹悬岩碧藓平。

游宦来看心忽悟,前身应是赵先生。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