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求莘女终亡纣,越献西施竟灭吴。
马上琵琶徒自恨,不思强汉弱匈奴。
周求莘女终亡纣,越献西施竟灭吴。
马上琵琶徒自恨,不思强汉弱匈奴。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于石所作,名为《读明妃引》。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情感倾诉。
"周求莘女终亡纣,越献西施竟灭吴。"
这两句通过古代两个著名女子的故事来映衬历史的兴衰。莘女是西周时期的一个美女,被用作诱惑敌国君主的手段,而西施则是春秋时期吴国用以迷惑越王,最终导致吴国灭亡的事例。诗人通过这两个故事,表达了对女性被用来达到政治目的的悲哀,也隐含了对权谋和战争的批评。
"马上琵琶徒自恨,不思强汉弱匈奴。"
这里,“马上琵琶”形象生动,传递出一种行军途中的凄凉氛围。诗人表达的是一种历史反思——在过去的战争中,即便是强大的汉朝,也曾因为内部分裂和外部侵扰而变得脆弱,如同匈奴这般一度被视为敌对的民族最终也成为了威胁。琵琶手自恨,可能暗指历史人物对于自己无法改变历史进程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展示了作者对于权力、战争和女性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历史教训的沉思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房精夜堕荥波中,骅骝奋出如飞龙。
昂头星宫逐枉矢,振鬣云阙追天风。
汉家将军三十六,分道出塞争奇功。
当时一跃万马尽,蹴踏少海霓旌红。
韩哀谢舆伯乐去,蹶块□□奚官庸。
十年皂枥食不饱,虽有骏步难争雄。
春随锦鞯北陵北,秋卧衰草东阡东。
时从驽骀饮沙涧,未免泥滓沾风騣。
夜寒苜蓿山谷迥,长嘶落月天地空。
时平文轨明荡荡,万里穷荒无虎帐。
交河不用踏层冰,裹足山城学驯象。
吾闻天子之厩十二闲,骥騄并收无弃放。
金根云䍐出都门,唤取雍容肃仙仗。
玄卿口哦子昂诗,手持仲宾墨竹枝。
此诗此画真两奇,似为玄卿写幽姿。
日光不下云扃暗,元气歘忽寒人肌。
枫林青青少陵梦,无乃泽畔逢湘累。
楚江小月晃初夜,淇园苦雨秋竹迷。
二妃弹瑟泪如雨,幽壑龙潜春欲飞。
天路迢遥独后来,黑雨挟风山鬼啼。
老气盘空根彻泉,地灵上诉玄冥悲。
摩挲老眼久知画,恍然吾与□物移。
挥杯三叫我非狂,墨沈翻江江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