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亭亭下浦,舣棹又终朝。
船聚市声杂,风生江气骄。
兹行未百里,已涉第三潮。
去住向谁问,鹭飞云影飘。
丈亭亭下浦,舣棹又终朝。
船聚市声杂,风生江气骄。
兹行未百里,已涉第三潮。
去住向谁问,鹭飞云影飘。
这首宋代诗人陈著的《泊丈亭》描绘了一幅江边停泊的画面。诗中“丈亭亭下浦”开篇点出泊船的地点,丈亭下的水岸宽阔而静谧。接着,“舣棹又终朝”写诗人长时间地靠岸停留,暗示旅途中的等待或思索。
“船聚市声杂”描绘了码头的热闹景象,船只聚集,市井之声嘈杂,与江面的宁静形成对比。江面上,“风生江气骄”则展现了微风吹拂,江面波光粼粼,江气显得生动而富有力量。
“兹行未百里,已涉第三潮”说明行程虽短,但已经历了多次潮汐更迭,反映出时间在江上的流逝和旅程的推进。最后两句“去住向谁问,鹭飞云影飘”,诗人以景结情,表达了孤独与迷茫的情绪,鹭鸟飞翔,云影飘忽不定,无人可问去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未知的探索。
半夜逾城往雪山,龙楼凤阁绝跻攀。
如今辊出草窠里,一个闲人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