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昔未遇,颇为兄嫂欺。
谁知韩王信,本是屠沽儿。
他时筑将坛,意气帝者师。
中兴屏新莽,长剑诛赤眉。
皇天生一物,大小随其资。
例令饥与寒,何以生育为。
永言观厥成,圆璧殊方圭。
天意定不尔,变化应须时。
少小弄文翰,把笔能哦诗。
十五学缀文,如茧中抽丝。
青云付达官,十九名新知。
南辕异燕路,鄙笑无挈提。
甘心穷阎中,疏食黄瓜齑。
区区蠹鱼习,槁死不可医。
閒斋秉微尚,高视圣者师。
谩言苦如荼,谁信甘如饴。
汉光昔未遇,颇为兄嫂欺。
谁知韩王信,本是屠沽儿。
他时筑将坛,意气帝者师。
中兴屏新莽,长剑诛赤眉。
皇天生一物,大小随其资。
例令饥与寒,何以生育为。
永言观厥成,圆璧殊方圭。
天意定不尔,变化应须时。
少小弄文翰,把笔能哦诗。
十五学缀文,如茧中抽丝。
青云付达官,十九名新知。
南辕异燕路,鄙笑无挈提。
甘心穷阎中,疏食黄瓜齑。
区区蠹鱼习,槁死不可医。
閒斋秉微尚,高视圣者师。
谩言苦如荼,谁信甘如饴。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拟古》其三。诗中融合了历史事件、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人以“汉光昔未遇”开篇,借用历史事实来反映个人的遭际与命运。接着通过对韩信的描述,表达了对于英雄、才智与时势的思考,同时也隐含着自己对于才能不被赏识的感慨。
“皇天生一物,大小随其资。”这一句则是诗人对于天道、自然规律的理解和认同,认为万物皆有其价值,不应以大小贵贱。
而在“永言观厥成,圆璧殊方圭”中,诗人通过对古代器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传承与个人修养的重视。
随后,“少小弄文翰,把笔能哦诗。”则是诗人的自述,他自幼便擅长文学创作,但“十五学缀文,如茧中抽丝”又透露出学习和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种不断探索、努力抽丝剥茧的过程。
诗人在“青云付达官,十九名新知。”中提及自己年轻时考取功名,成为新进士的情形,这是他个人经历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至于“南辕异燕路,鄙笑无挈提。”则表明诗人对于世俗的看法和对待遇不公的态度,他以超然物外的心态去面对世事。
在后面的几句中,“甘心穷阎中,疏食黄瓜齑。区区蠹鱼习,槁死不可医。”诗人通过自己的生活状态和饮食来隐喻自己的处境与心境,这些都是他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閒斋秉微尚,高视圣者师。”则是对待遇不公的态度,以及对于“圣者”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智慧的尊崇以及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穿插与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以及对待命运的豁达态度。同时,这也反映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他对于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