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汤泉二首·其一》
《题汤泉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秦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满斛泠泠注不穷,幻尘乾慧洗皆空。

法流水接诸天上,神瀵香闻一国中。

金粟示为除病恼,跋陀仍已获圆通。

马蹄又入风埃去,回首吴吟谢迮翁。

(0)
注释
满斛:形容水量充足。
泠泠:清凉的声音。
幻尘:虚幻的尘世。
乾慧:佛教术语,指智慧的觉悟。
皆空:一切都归于空无。
法流:佛法的流动。
天上:天空或极高的境界。
神瀵:神灵的泉水。
一国中:全国范围内。
金粟:比喻佛法或圣物。
除病恼:解除众生的痛苦和烦恼。
跋陀:人名,可能指某位佛教僧侣。
圆通:佛教中的一种修行境界。
马蹄:马的蹄子,代指行者。
风埃:风尘,比喻世事纷扰。
吴吟:吴地的诗歌。
迮翁:迮翁可能是作者对某人的尊称或敬称。
翻译
满斛泠泠水不断,幻尘与智慧皆成空。
佛法如流水连天际,神香飘散满城中。
金粟山示现除病苦,跋陀僧已证圆通。
马蹄踏过风尘继续前行,回首吴地吟诗向迮翁致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题汤泉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汤泉的景象,"满斛泠泠注不穷"形象地写出泉水源源不断的流动,清凉透彻。"幻尘乾慧洗皆空"则寓言般地表达了洗尽尘世烦恼,达到心灵净化的意境。

"法流水接诸天上"进一步描绘汤泉的神圣与高远,仿佛连接着天界。"神瀵香闻一国中"则通过香气四溢,暗示温泉的神奇和带给人们的愉悦感受。"金粟示为除病恼"表达温泉具有疗愈疾病、解除烦恼的功效,"跋陀仍已获圆通"则借佛教故事,说明在此处修行可以得到智慧的圆满。

最后两句"马蹄又入风埃去,回首吴吟谢迮翁"以马蹄踏过风尘,诗人告别汤泉,回想起吴地的吟咏,向迮翁致谢,流露出对汤泉的感激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汤泉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富有禅意和哲思。

作者介绍
秦观

秦观
朝代:宋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生辰:1049-1100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猜你喜欢

六月二十四日抵西安得尹农书

使车轣辘到长安,百二山河立马看。

八水分流三辅阔,五星连影九霄寒。

宾来续赋嗤狂简,札到分金壮羽翰。

一曲秦腔四更角,凉风暂此卸征鞍。

(0)

自题小照二首·其二

会心不远思悠然,池上闲吟慕乐天。

一字安排犹未稳,芭蕉斜展石阑前。

(0)

祝古槐兄八十

渭水滩头一钓翁,理丝不问世穷通。

芦花掩映三洲棹,竹叶萧疏半亩宫。

客至不修花卉节,筵开自率素家风。

由来天爵人人贵,何必从王勒鼎功。

(0)

和西吾师山居·其一结庵

结屋藏空谷,翛然隔世嚣。

半龛留月住,四壁倚云牢。

泉绕铛边净,山围枕畔高。

有人时问偈,一任叩扉劳。

(0)

望君山二首·其二

杜鹃何处血流殷,细逐溪声断续间。

双袖数行游子泪,好凭流水到君山。

(0)

乙丑小春,伯兄出咏菊诗五首命和,时兄迁居南庄,偕坐别去,口占二首·其一

弟兄双鬓渐如霜,惆怅天南各一堂。

共席恰还欣对菊,分飞空复想寻芳。

丛枝带月疑无色,细蕊经寒尚有香。

何似棣棠花靴匕,徘徊今夕岂能忘。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