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桃花更不疑,数枝红绽自相宜。
招携直入千峰里,溪月山云似旧时。
一见桃花更不疑,数枝红绽自相宜。
招携直入千峰里,溪月山云似旧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桃花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其在自然美景中的沉浸与宁静。首句“一见桃花更不疑”,表达了诗人初次见到桃花时的惊喜与确信,桃花的美丽让他毫不犹豫地认定这就是他所寻找的美好。接着,“数枝红绽自相宜”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几枝红色的花朵在枝头绽放,自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人进一步深入自然,以“招携直入千峰里”表达了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他直接步入群山之中,寻找更多的美景。最后,“溪月山云似旧时”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记忆和情感,即使时间流逝,山水依旧,那份宁静与美好仿佛从未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深刻感悟。
东坡蜀人游江南,我宦西蜀归东海。
两人踪迹异而同,山门玉带今何在?
去年滟滪触危陀,几将性命付洪波。
出险一路卧看山,蜀山奇于吴山多。
扬子江中晚舣楫,树脚山头衔落日。
秋波细蹙云鳞碧,长鲸返掉霞尾赤。
系缆登山山径仄,初三无月丛林黑。
窗隙微露佛镫明,拨径敲门僧梦惊。
开门相见不相识,瓶拂挂壁无长物。
留我对榻谈名山,极言吴秀而蜀顽。
夜半舌乾辩不已,煮茗呼吸中冷水。
考工桃氏职为剑,万用高曾守不变。
遗制空存遗器亡,坐规成法目如眩。
一锄斸出苔花班,隔三千年与相见。
把剑按记穷心思,名义程法两得之。
茎颈后喉按剑首,腊形象鬣杀旁披。
承身隆起即为腊,黄钟之数繇此推。
以腊校茎茎长倍,双后匝轮中茎施。
身五茎长无参差,合之古制称上制,易田说剑真我师。
吁嗟嚱!嬴颠刘蹶今何有,一剑完好落吾手。
嗜古性成少不廉,比是贫家矜敝帚。
目穷之罘探鸟虫,手攀岣嵝拓蝌蚪。
得此差足证遗经,校勘分寸陈编守。
祇恐四海望澄清,会当一麾出神武。
君不见,三尺龙化翔神霄,云雨须臾周坰郊,安用累黍徒锼雕。
《周上制剑》【清·于云赞】考工桃氏职为剑,万用高曾守不变。遗制空存遗器亡,坐规成法目如眩。一锄斸出苔花班,隔三千年与相见。把剑按记穷心思,名义程法两得之。茎颈后喉按剑首,腊形象鬣杀旁披。承身隆起即为腊,黄钟之数繇此推。以腊校茎茎长倍,双后匝轮中茎施。身五茎长无参差,合之古制称上制,易田说剑真我师。吁嗟嚱!嬴颠刘蹶今何有,一剑完好落吾手。嗜古性成少不廉,比是贫家矜敝帚。目穷之罘探鸟虫,手攀岣嵝拓蝌蚪。得此差足证遗经,校勘分寸陈编守。祇恐四海望澄清,会当一麾出神武。君不见,三尺龙化翔神霄,云雨须臾周坰郊,安用累黍徒锼雕。
https://shici.929r.com/shici/5Iq6ldmch.html
我官于东不记岁,胸中蟠郁生之而。
幸辞奔走得闲旷,如脱桎梏离鞭笞。
入境喜见麦苗秀,春风先已苏疮痍。
书声遍野讼牍少,天哀老拙真相宜。
邞淇城郭好图画,门阑处处苏家诗。
山堂怪石散民舍,西园马厩颓无遗。
超然高台独无恙,海山万叠青须眉。
厨传虽空似当日,亦有杞菊疗吾饥。
况闻市舶百里外,吴莼越酱香流匙。
鼠姑茧栗石首上,桃花红落银刀肥。
沙中笔管岩下月,清腴不减西家施。
先生旧云本为口,摸金校尉宁非痴。
无毁无誉我所愿,不烹不封聊尔为。
且学杜门饮美酒,醉后登台来读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