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一席不肯取,晋鼎百年宁忍移。
不死卢循函首日,忍看张伟授罂时。
荆州一席不肯取,晋鼎百年宁忍移。
不死卢循函首日,忍看张伟授罂时。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刘道规》。诗中通过讲述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的鲜明态度。"荆州一席不肯取"暗指刘道规对于权位的坚守,不愿轻易接受不属于自己的荆州之地;"晋鼎百年宁忍移"则比喻国家基业的稳固,强调不可轻易改变。接下来两句"不死卢循函首日,忍看张伟授罂时",借用了卢循和张伟两个历史人物,卢循是东晋时期反抗者,而张伟可能是指投降者,诗人以卢循之死为转折,表达对不忠于国家、叛变投敌者的强烈谴责。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激昂,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忠贞节操的崇尚。
林影横榰折脚床,禅翁唤我坐斜阳。
诸天共说无生话,万壑同薰不尽香。
茗碗泛云醒远目,藜羹煮玉闹枯肠。
逢人若问峰头事,翠竹阴中菊正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