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雨》
《大雨》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蛰龙怒欲起春霆,并挟髯虬上杳冥。

老色干云鳞甲动,苍皮粘雹爪痕腥。

物方神变谁能测,山不高深亦有灵。

谁与护持诗墨在,略无风雨损吾亭。

(0)
翻译
冬眠的巨龙愤怒地想要苏醒,伴随着胡须般的虬龙腾入高远的天空。
它的老态使云彩都为之震动,鳞甲上沾染着冰雹留下的痕迹,显得血腥而沧桑。
万物在春天变化莫测,即使是不高的山峰也有其灵性。
谁能守护这诗文墨迹,让它不受风雨侵蚀?我的小亭子安然无恙。
注释
蛰龙:冬眠的龙,比喻沉睡的大地或强大的力量。
髯虬:形容胡须状的龙,象征力量和威严。
干云:冲破云霄,形容极高或气势非凡。
爪痕腥:指龙爪留下的痕迹,带有血腥味,象征沧桑岁月。
神变:神秘的变化,难以预测。
山不高深:山虽不高,但有其内在的灵性。
护持:保护维护。
风雨损吾亭:经受风雨的侵蚀,指保护诗文墨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即将来临的春季雷雨之景,气势雄浑,意象丰富。"蛰龙怒欲起春霆"一句,以蛰龙比喻风云聚集,预示着天气即将发生变化。"并挟髯虬上杳冥"则形象地描述了乌云密布,直达云端的壮观。

接下来的"老色干云鳞甲动,苍皮粘雹爪痕腥"两句,更是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雷雨来临前自然界的变化。这里的“老色”指的是久经风霜的龙蛇形态的云彩,“干云鳞甲动”则描绘了云层如同古树皮纹理般摇曳,预示着电闪雷鸣即将到来。

"物方神变谁能测,山不高深亦有灵"这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敬畏自然的态度,同时也透露了对自然界奥秘力量的赞叹。"谁与护持诗墨在,略无风雨损吾亭"则是诗人自述,在这狂风暴雨中,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文学创作之所,不受外界干扰。

整首诗语言雄浑,想象丰富,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坚定的艺术信念。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黄公山钓台浸水荅陈二教先生·其一

浩荡烟波笑此台,悠然云水不安排。

饯无溪友相留去,馔有江鱼自入来。

大放丝纶看月上,小将舴艋认风开。

相看歌子还相戏,谁仿前人旧体裁。

(0)

与李敬熙·其四

五世堂前忍泪过,谁知微泣变滂沱。

伤心万古明朝缓,揩眼三纲半月多。

纵不寻常吾辈改,其如天性自家何。

若将他日寻慈孝,遗臭流芳耿不磨。

(0)

皇都盛觉

一个长蓑挂木瓢,山人也许看天朝。

希夷在古虽辞宋,巢父而今却拜尧。

此日圣君贤相出,京师十雨五风调。

明朝得见朝廷治,归去山中睡益牢。

(0)

孤鹤翁过访出韵命诗以其涵监险也易以函椷二韵余喜东坡不为险韵所拘遂并前韵通一赋之世有苏子瞻者见之当复以为何如哉·其一

天地何来此放谈,溪云水月共涵涵。

老怀太极一圈子,醉影池亭两破衫。

有梦圣贤随即到,无州山水未愁监。

明朝相忆公何去,几点梅花个石岩。

(0)

读白沙先生诗集·其四

才力凡今我与翁,百年端许自知公。

横渠老笔虽终劲,周子通书自不同。

南海巨觥都水月,卧林狂句也溪风。

酒杯许更何时约,烂醉罗浮四百峰。

(0)

次韵喻祁阳子乾见赠·其四

樵歌落日风满林,渔唱前湾夜气深。

此曲人间元不解,离鸾别鹤会相寻。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