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松风吹鬓毛,溪流洗耳远尘劳。
七千馀鹤春归晚,二十四岩秋正高。
露滴桂香浮酒盏,山蒸云气润诗袍。
扁舟半是乘槎客,吟振雷声撼海涛。
飒飒松风吹鬓毛,溪流洗耳远尘劳。
七千馀鹤春归晚,二十四岩秋正高。
露滴桂香浮酒盏,山蒸云气润诗袍。
扁舟半是乘槎客,吟振雷声撼海涛。
这首元代诗人陈宜甫的《仙岩》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中隐逸画面。首句“飒飒松风吹鬓毛”以风声和松涛声烘托出诗人身处自然环境的惬意,仿佛连风都吹拂着诗人的鬓发,显得心境悠然。次句“溪流洗耳远尘劳”则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倾听溪水洗涤心灵的宁静。
“七千馀鹤春归晚,二十四岩秋正高”两句,通过描绘春天鹤群归巢的景象和秋天山岩的高峻,展现出季节更迭中的自然之美,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接着,“露滴桂香浮酒盏,山蒸云气润诗袍”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月露、桂花、酒、云气与诗人的生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
最后,“扁舟半是乘槎客,吟振雷声撼海涛”以乘槎客自比,表达诗人如同神话中的仙人般驾舟游历,其吟诵之声如雷,震撼海涛,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岩的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体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且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畔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
恋帝里,金谷园林,平康巷陌,触处繁华,连日疏狂,未尝轻负,寸心双眼。
况佳人、尽天外行云,掌上飞燕。
向玳筵、一一皆妙选。长是因酒沉迷,被花萦绊。
更可惜、淑景亭台,暑天枕簟。
霜月夜凉,雪霰朝飞,一岁风光,尽堪随分,俊游清宴。
算浮生事,瞬息光阴,锱铢名宦。
正欢笑,试恁暂时分散。却是恨雨愁云,地遥天远。
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纷纷,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真人王远、阴长生。
飞符御气朝百灵,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去如旋风抟紫清。
真人厌世不回顾,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餐霞绝粒长苦辛。
安得独从逍遥君,泠然乘风驾浮云,超世无有我独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