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源庙》
《南源庙》全文
宋 / 赵友直   形式: 古风

乾坤何处不披图,觅胜谁从此地过。

三相神功垂舜治,千秋庙貌壮勾湖。

衢通瑞象无尘境,山隔眠牛有坦途。

伏腊岁时同到此,祠前瞻拜一諠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yuánmiào
sòng / zhàoyǒuzhí

qiánkūnchùshèngshuícóngguò

sānxiāngshéngōngchuíshùnzhìqiānqiūmiàomàozhuànggōu

tōngruìxiàngchénjìngshānmiánniúyǒutǎn

suìshítóngdàoqiánzhānbàixuān

注释
乾坤:指天地。
披图:描绘或展示地图。
三相神功:可能指古代神话中的三位神祇或象征国家治理的智慧。
舜治:虞舜时期的清明政治。
勾湖:地名,具体未详。
衢通:大道畅通。
瑞象:吉祥的景象或象征。
伏腊:古代两个重要的祭祀节日,伏日和腊日。
祠前瞻拜:在祠庙前举行礼拜仪式。
諠呼:喧哗声,形容人群的热闹。
翻译
天地间哪里没有描绘的图景,寻找美景的人又有谁会从这里经过。
三相神功如同虞舜时代的治理,千秋庙宇在勾江边显得雄伟壮观。
大道畅通,如瑞兽显现于洁净无尘的环境,山势虽险,但也有平坦的道路可走。
无论伏日腊月的时节,人们都会聚集到这里,对着祠庙瞻仰礼拜,一片喧哗声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友直所作的《南源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源庙的景象,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功德的敬仰和对清幽环境的赞美。首句“乾坤何处不披图”暗示庙宇所在之地在天地之间具有特殊意义,而“觅胜谁从此地过”则强调此地的游览价值和历史遗迹。接下来的“三相神功垂舜治”歌颂了庙中供奉的神祇与舜帝的关联,以及其对社会和谐的象征意义。“千秋庙貌壮勾湖”描绘了庙宇的雄伟壮观,与勾湖景色相映生辉。

“衢通瑞象无尘境”赞美了庙前道路的洁净和吉祥,暗示着此处是世俗与神圣交融的净土。“山隔眠牛有坦途”进一步描绘了通往庙宇之路的平坦,即使山势阻隔,也易于抵达,寓意着信仰之路的畅通无阻。最后两句“伏腊岁时同到此,祠前瞻拜一諠呼”,表达了人们在重要节日时会聚集于此,共同祭祀,表达虔诚和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源庙的景致和人们对它的崇敬,展现了庙宇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民众的精神寄托。

作者介绍

赵友直
朝代:宋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 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寄尹迁介叔·其八

鸱夷笑井瓶,同是意匠作。

拘方等归尽,放意差独乐。

往时二千石,天子偿负博。

彼视淑德侯,何堪贮糟粕。

(0)

和李主簿彦和

李侯持尺璧,十五城不换。

倦飞偶栖棘,孤鸣异巢鹳。

淮海一俊乂,博洽识理乱。

国论匪与闻,偷将经术断。

君家文多豪,陵峤贺白观。

(0)

西峰寺

客尘不到胜黄梅,竹绕松围金地开。

尽拨云根出葱茜,翠蕤青葆一时来。

(0)

留题神仙院三绝·其三

白帝怜秋自不胜,等闲时放一番清。

诗情大似归飞鹤,聊作当年警露声。

(0)

送李德素罢官归舒城三首·其二

朔风吹眼水溶溶,白社回香杳霭中。

千里沧洲帆一抹,遥知此日背冥鸿。

(0)

春日送签判阳承议

春山野思万千重,那更江头来送公。

别泪滴流红杏雨,离情摇曳绿杨风。

一枝易绕南飞鹊,只字难凭北塞鸿。

惟有感恩情不断,夜深长入梦魂中。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