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初出肉,俗言五六春。
至老或不生,须凭区臼真。
□牙初出肉,俗言五六春。
至老或不生,须凭区臼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成所作的《王良百一诗》之一百零八,以牙为喻,探讨人生老少之变。
“□牙初出肉”,开篇以牙齿的生长比喻生命的开始,牙肉初露,象征着生命的萌芽与成长。“俗言五六春”,引用俗语,说明一般情况下,人从出生到能够长出牙齿,大约需要五到六年的时光,形象地描绘了儿童成长的过程。“至老或不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的脱落成为自然规律,到了老年,牙齿可能不再生长,这是生命衰老的象征。“须凭区臼真”,“区臼”在这里指代的是磨牙的工具,暗示了通过努力和坚持,即使在年老时也能保持一颗坚韧的心,追求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以牙的生长与变化为线索,寓含了对生命过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老年阶段的哲理感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绮罗丛,芳菲节,春到梦中乡国。
凝澹画楼人,行云断、翠袖重倚暮寒恻。
几年相忆、曾醉蹋、凤城灯夕。
谁念繫月黏花,仗东风、总愁无力。
怅流水钿车,繁华地。空冷落、珠尘绮席。
天涯伤春不见,剪梅枝、怨寄遥驿。凭阑对此叹息。
更泪尽、离亭残笛。看归雁、更带冥冥雨,西山自碧。
暝寒中酒情味,江天漠漠,秋尽仍连雨。
绕旧绿阑干,觅愁无处。
砌蛩乍咽,城乌旋起,满廊黄叶飘零。散风还聚。
背暗烛、敲帘作人语。
夜窗又到雁阵,独掩低帏,更添沈炷。
霜堞隐,羌笳凄凄危曙。
泪凝丛菊,魂萦蔓草,几回梦里登临,乱山歧路。
渺京国、苍茫见烟雾。
此际追感,少日狂游,旧家歌舞。
念俊约,经时动离阻。恁萧条,空叹雪满梁园赋。
惊岁事、一卧沧江暮。画楼天远孤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