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蚕始生,纤细如牛毛。
婉娈闺中女,素手握金刀。切叶以饲之,拥?散周遭。
庭树鸣黄鸟,发声和且娇。
蚕饥当采桑,何暇事游遨。
田时人力少,丈夫方种苗。
相将挽长条,盈筐不终朝。
数口望无寒,敢辞终岁劳。
三月蚕始生,纤细如牛毛。
婉娈闺中女,素手握金刀。切叶以饲之,拥?散周遭。
庭树鸣黄鸟,发声和且娇。
蚕饥当采桑,何暇事游遨。
田时人力少,丈夫方种苗。
相将挽长条,盈筐不终朝。
数口望无寒,敢辞终岁劳。
这首元代赵孟頫的《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其十五)三月》描绘了春天蚕事的繁忙景象。诗的前三句“三月蚕始生,纤细如牛毛。婉娈闺中女”,细腻地写出三月时节,蚕宝宝开始孵化,身体纤细如丝,而闺中女子温柔娴熟地照料它们,形象生动。接下来,“切叶以饲之,拥?散周遭”描述了女子精心喂养蚕儿,动作轻柔,充满爱心。
诗中通过“庭树鸣黄鸟,发声和且娇”营造出宁静的田园氛围,与蚕事的忙碌形成对比。随后,“蚕饥当采桑,何暇事游遨”强调了农忙时节,女子无暇游玩,全身心投入养蚕工作。接着,诗人写到“田时人力少,丈夫方种苗”,揭示了家庭分工,男子负责农耕,女子则负责养蚕,共同支撑家庭生计。
最后两句“相将挽长条,盈筐不终朝。数口望无寒,敢辞终岁劳”描绘了女子采摘桑叶的辛勤劳动,满满一筐的收获预示着家庭生活的温饱,表达了她们甘愿付出全年辛劳的决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中女性的勤劳与责任,以及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坚韧。
阶下双梅树,春来画不成。
晚时花未落,阴处叶难生。
摘子防人到,攀枝畏鸟惊。
风光先占得,桃李莫相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