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建中四年十月感事》
《建中四年十月感事》全文
唐 / 严巨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烟尘忽起犯中原,自古临危道贵存。

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

落日胡笳吟上苑,通宵虏将醉西园。

传烽万里无师至,累代何人受汉恩。

(0)
注释
烟尘:指战争或战乱的烽烟和尘土,这里象征着外族的入侵。
中原:泛指中国中部地区,常指文明和政治的中心地带。
临危:面临危险的时刻。
道贵存:强调在危机时刻保持道德和道义的重要性。
手持礼器:比喻忠臣持守礼仪规范,此处可能特指朝臣或士大夫。
心忆明君:心中怀念贤明的君主。
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常与边塞、战争情境相关联。
上苑:皇家园林,这里泛指宫中或贵族的园林。
通宵:整夜,一夜到亮。
虏将:敌方的将领,这里指入侵的外族将领。
西园:可能指特定的园林名,也泛指园林,这里作为敌军将领享乐的场所。
传烽:古代边境军事报警的方式,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
万里:形容距离极远。
无师至:没有援军到达。
累代:几代,历代。
受汉恩:接受汉族(中原政权)的恩惠或统治。
翻译
战争的硝烟忽然侵扰中原,自古以来面临危难时道路珍贵在于保存。
手中拿着礼器徒然流下眼泪,心中思念贤明的君主却不敢直言。
夕阳下胡笳声在宫苑中回荡,整夜敌军将领在西园中沉醉。
烽火连传万里却没有军队到来,历史上有多少人真正受到汉朝的恩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哀伤交织的历史画面。"烟尘忽起犯中原",开篇即刻画出战乱突如其来的景象,中原被侵袭,战火蔓延,呈现出一副动荡不安的局势。

"自古临危道贵存",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在民族危难之际,人们渴望英雄豪杰挺身而出的情怀。"手持礼器空垂泪",这里的"礼器"可能指的是军中用以传令的仪器,也有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种规矩或信念。而"空垂泪"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战争悲哀的深切感受。

"心忆明君不敢言",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理想领袖的向往与怀念,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份情感又不得不藏于心中,不敢轻易表达。"落日胡笳吟上苑",胡笳是边塞用以警戒敌人的乐器,诗人借此描绘出边关战事频发、哀伤不断的氛围。

"通宵虏将醉西园",这里的"虏将"指的是外族的军队,而"西园"则是对被侵占之地的委婉表达。诗人通过这一句,传达了边疆战事的惨烈,以及敌军在胜利后狂欢饮宴的情景。

"传烽万里无师至",烽火是一种古代用于传递军情的信号,而这里则意味着警报不断,但求援之声却杳无回应。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边疆孤立无援的危急状况。

最后一句"累代何人受汉恩",则是在追问历史上哪位英雄豪杰能承担起维护民族大义、接受汉朝恩泽的重任。这不仅是对过去英勇人物的怀念,也是对现实中的无力回天的无奈与叹息。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氛围和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忧虑和个人的悲凉心境,是一篇充满着时空感和历史反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严巨川
朝代:唐

严巨川,字里不详。德宗建中四年(783),朱泚僭位,严作诗抒愤。德宗归京后,曾述及此事。又曾应进士试。事迹见《奉天录》卷一、卷二。《全唐诗》存诗2首,其中《仲秋太常寺观公卿辂车拜陵》一首,为苗仲方诗误入。另《奉天录》尚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猜你喜欢

刘主簿许饷苦笋未至·其二

未敢烦君便指囷,且看分笋不论斤。

此君自是盘中虎,空想斑斑箸下文。

(0)

与王漕乞张右史集二首·其二

张绪风流士,文昌古淡诗。

发扬知有助,埋没竟多时。

公已勤雠校,神应作护持。

何当遗珠玉,璀璨满书帏。

(0)

题净空泉二首·其一

谁穿巨石贮清泉,不见超公旧讲筵。

龙伴白云归宝藏,鱼随流水下春田。

(0)

临安道中晚晴书所见二首·其二

何日王摩诘,潇湘画短屏。

扁舟横远壑,晚翼在青冥。

木杪收残照,云间得数星。

吴姬不惊客,拜月下中庭。

(0)

鹿苑假寐

挂席月未落,辍棹日将午。

亟寻墟里烟,尽阅菱芡浦。

烈日方在舟,腾云未成雨。

濒河得风岩,佛饭过斋鼓。

龛灯明广殿,妙炷绕残缕。

窈窕几僧窗,款欠无一语。

我来兀昼梦,得句瘖不吐。

攲巾倒乌纱,堕扇横白羽。

凉襟亦已披,归杖当复拄。

为君趣扁舟,夜雨轧鸣橹。

(0)

谒颜鲁公祠时新筑怀忠堂云

平生高目看儿童,晚喜低头拜鲁公。

政恐父师千载后,未输丞相百年中。

投诸魑魅知何事,碎得狻猊有底功。

长遣忠臣泣遗恨,谩营华屋照丰容。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