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剪青莎织雨衣,南峰烟火是柴扉。
莱妻早报蒸藜熟,童子遥迎种豆归。
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
花时未免人来往,欲买严光旧钓矶。
自剪青莎织雨衣,南峰烟火是柴扉。
莱妻早报蒸藜熟,童子遥迎种豆归。
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
花时未免人来往,欲买严光旧钓矶。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家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与欣赏。
“自剪青莎织雨衣”,表现了主人公亲手收割野草编制防雨的衣物,这不仅展示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的依赖和利用能力,也透露出一种自给自足、简朴的生活态度。同时,“南峰烟火是柴扉”则描绘出远方山峰间飘逸的炊烟,暗示着家园的温暖与生活的悠闲。
“莱妻早报蒸藜熟,童子遥迎种豆归”,这里的“莱妻”指的是农家妇女,她们勤劳地在田间工作,同时也关注着家中的食物准备。诗人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忙碌。
接下来的“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鱼下碧潭”形容水清至极,鱼儿在水中跳跃如同镜面上的倒影,而“鸟还青嶂拂屏飞”则展现了山间林木之间鸟儿自由飞翔的情景,这些生动的画面共同构建了一幅宁静自然的图景。
最后,“花时未免人来往,欲买严光旧钓矶”,在这样的美好景象中,即使是繁忙的人们也忍不住要驻足观赏。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购买一根旧渔具,以便在这美丽的自然环境中享受垂钓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农家生活和大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于宁静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