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雁归应尽,携书始问程。
别离情易恶,贫贱意难明。
树色春城暗,钟声晓寺清。
孤灯山驿酒,后夜共谁倾。
南雁归应尽,携书始问程。
别离情易恶,贫贱意难明。
树色春城暗,钟声晓寺清。
孤灯山驿酒,后夜共谁倾。
这首元代周权的《赠别》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景。首句“南雁归应尽”,以南飞的大雁暗示季节更迭,友人离去的时节已晚,大雁都已完成归途,寓言友人旅途的孤单。次句“携书始问程”则写出友人带着书籍踏上旅程,显示出其求学或谋生的决心。
“别离情易恶”直接表达了离别的不舍与愁绪,离别之情在心中滋生,愈发强烈。“贫贱意难明”则揭示出诗人对友人境遇的担忧,希望他能在贫困和低微中坚守志向,表达出深厚的友情。
“树色春城暗”通过描绘春天城市的暗淡景色,渲染出离别时的凄凉氛围,而“钟声晓寺清”则以清晨寺庙的钟声反衬出城市的寂静和友人即将启程的孤独。
最后两句“孤灯山驿酒,后夜共谁倾”,诗人想象友人在山间驿站独酌,无人可倾诉离愁,预示着未来的寂寞与思念,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复杂情绪,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浮梁田西多好山,峰峦矗立青云端。
宪台李君世居此,长溪叠嶂相回环。
修筠绕屋琅玕润,落花满径苔钱斑。
四时秀色恒在目,终日自喜钩帘看。
蛾黛横空山色媚,翠涛度壑松声寒。
有时读书不出户,六籍穷讨饥忘餐。
胸中文章粲星斗,笔下词藻生波澜。
一从擢科官执法,绣衣白简光朝班。
信知地灵产人杰,岂但泉石堪盘桓。
故山猿鹤好相候,承恩衣锦行当还。
我闻瀛洲居,景物一何好。
晨曦耀琼林,夕露泫瑶草。
清严犹秘府,图籍纷浩浩。
中有列仙儒,颜容长不老。
玉堂视草回,幽致协冲抱。
所尊鲁麟经,所黜汉鸿宝。
进秩贰春官,礼乐在论讨。
皇猷资黼黻,人物归品藻。
圣眷日弥深,况际时熙皞。
其乐如道山,何须访三岛。
繄昔濂溪翁,图启太极秘。
岂惟开后学,往圣亦能继。
襟怀复洒落,人皆仰光霁。
惟子古渝彦,性资喜纯粹。
皎皎鸾凤姿,温温瑚琏器。
蚤探濂溪学,妙理独超诣。
端居澹无营,坐挹庭草翠。
灵台湛虚明,物欲岂能蔽。
光风与霁月,悠然见胸次。
愿言穷道源,直要溯洙泗。
炎灰不复然,三国犹鼎峙。
孙郎启雄图,控地数千里。
丹阳号名镇,伯业肇于此。
吕侯膺重寄,才略真国士。
筑城漕渠壖,百雉一时起。
区区卫生聚,金汤谩曾拟。
曾未百馀年,寂寞见遗址。
春风草色青,夜雨苔痕紫。
在德不在险,斯言岂虚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