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拱秀堂为李安御史作》
《拱秀堂为李安御史作》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浮梁田西多好山,峰峦矗立青云端。

宪台李君世居此,长溪叠嶂相回环。

修筠绕屋琅玕润,落花满径苔钱斑。

四时秀色恒在目,终日自喜钩帘看。

蛾黛横空山色媚,翠涛度壑松声寒。

有时读书不出户,六籍穷讨饥忘餐。

胸中文章粲星斗,笔下词藻生波澜。

一从擢科官执法,绣衣白简光朝班。

信知地灵产人杰,岂但泉石堪盘桓。

故山猿鹤好相候,承恩衣锦行当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浮梁田西的壮丽山景与李安御史的归隐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文人雅趣。

首先,诗人以“浮梁田西多好山,峰峦矗立青云端”开篇,勾勒出群山巍峨、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接着,“宪台李君世居此,长溪叠嶂相回环”点明了李安御史的居住环境,山川环绕,溪流潺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

“修筠绕屋琅玕润,落花满径苔钱斑”两句,通过竹林的茂盛与花朵的凋零,以及苔藓的斑驳,展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景色,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四时秀色恒在目,终日自喜钩帘看”表达了李安御史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欣赏,无论四季如何变换,他都能从中找到乐趣,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

“蛾黛横空山色媚,翠涛度壑松声寒”描绘了山间的美丽景色和清冷的松涛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高洁。

“有时读书不出户,六籍穷讨饥忘餐”体现了李安御史的学识渊博和对书籍的热爱,即使在家中也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忘记了饥饿。

“胸中文章粲星斗,笔下词藻生波澜”赞扬了李安御史才华横溢,其作品如同繁星般璀璨,文字如波澜壮阔,充满艺术魅力。

“一从擢科官执法,绣衣白简光朝班”描述了李安御史从政的经历,身着绣衣,手持白简,成为朝廷的重要官员,展现了其政治生涯的辉煌。

“信知地灵产人杰,岂但泉石堪盘桓”表达了对李安御史才能的肯定,认为他的才华不仅体现在文学上,也体现在治理国家的能力上,不仅仅是享受山水之乐。

最后,“故山猿鹤好相候,承恩衣锦行当还”预示了李安御史将再次回到故乡,带着荣耀归来,与山中的猿猴、仙鹤重逢,象征着他功成名就后的归隐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李安御史生活的生动刻画,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然美、享受隐逸生活的同时,也不忘报效国家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同王紫诠使君自广溯惠即事四首时积雨百馀日江潦骤涨数丈坏官私庐舍不可计使君奉令发赈四首·其二

已息经旬雨,犹逢饮涧霓。

水痕高在树,山色近看泥。

乳燕归无屋,行鱼戏满畦。

农家栖未定,不暇事耕犁。

(0)

答朱彦则二首·其二

民俗凋疲只愿闲,每飞符檄靖诸蛮。

著书名在千秋后,借箸功存五岭间。

绮里芝荣谁共采,盖公堂迥杳难攀。

何时邂逅嵩台月,卮酒相从一解颜。

(0)

次韵送陆蓬叟

比肩千里未云赊,野寺扁舟送落霞。

无计留君归亦得,天南谁是鲁朱家。

(0)

祝林御纶学博

世讲今无几,唯君最有声。

老亲双鹤发,兄弟八龙名。

彩服庭前礼,青山海上城。

一官淹十载,聊以代躬耕。

(0)

送刘显之归蜀

万里归途已自劳,况闻逾岭是轻舠。

灵渠雪浅冬无冻,巫峡春新浪未高。

沃土正须开井亩,海乡犹自想旌旄。

浣花溪畔花如锦,净洗团花旧战袍。

(0)

响泉廊

海潮争出入,不激亦长鸣。

小榻坐终夜,空山闻瀑声。

听从天籁远,谱作玉琴清。

不是成连子,安知移我情。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