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成化甲辰七夕立秋有作》
《成化甲辰七夕立秋有作》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立秋逢七夕,不减岁朝春。

天上佳期协,人间俗事新。

炎凉俄代序,时节并催人。

萧瑟梧桐叶,相随野鹊频。

(0)
鉴赏

这首诗《成化甲辰七夕立秋有作》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巧妙地将七夕与立秋这两个传统节日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自然更替与人间情感的交织。

首句“立秋逢七夕,不减岁朝春”,开篇即点明了主题,立秋与七夕相遇,虽是秋季的开始,却并未减少节日的欢乐气氛,仿佛春天依然在心中。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立秋的凉爽与七夕的热闹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热烈的氛围。

接着,“天上佳期协,人间俗事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节日的氛围。天上指的是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佳期协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祝福;人间俗事新,则暗示着人们在节日中对生活的新期待和新开始。这两句通过天上与人间的对比,展现了节日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

“炎凉俄代序,时节并催人”则转入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炎凉代表了季节的交替,俄代序意味着时间的短暂,而时节并催人则表达了岁月不待人的现实。这两句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深刻反思。

最后,“萧瑟梧桐叶,相随野鹊频”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梧桐叶的萧瑟与野鹊的频繁鸣叫,既渲染了秋天的凄美,也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这一景象与前文的节日欢庆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立秋与七夕的巧妙结合,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独特理解与情感寄托,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幽居五首·其五

放翁家山阴,其贫盖一国。

骨相异虎头,祠禄真鸡肋。

有米薪未具,坐待至曛黑。

躬耕岂所难,一饱非尔力。

(0)

南堂默坐

日日树头鹎鵊鸣,夜夜溪边姑恶声。

堂中老子独无语,寂然似可终吾生。

大鹏一举九万程,下视海内徒营营。

秋虫春鸟非我类,何至伴渠鸣不平。

(0)

雨中短歌

昨夕雨大如车轴,今旦雨细如牛毛。

人言愈细愈泽物,天公为此非徒劳。

泥深入市路欲绝,坏檐败壁风萧骚。

岂惟蛙黾矜得意,坐觉藜莠无由薅。

剥床供爨嗟婢子,持伞上学怜儿曹。

村场酒贵赊不得,且解布囊寻弊袍。

(0)

雨中作

风声如翻涛,雨点如撒菽。

皇天念此老,一为洗烦促。

呼童取短檠,聊展旧书读。

凄然对孤影,感叹衰鬓秃。

兀如老病马,关河久在目。

伏枥虽已疲,连云思苜蓿。

(0)

夜坐闻湖中渔歌

少年嗜书竭目力,老去观书涩如棘。

短檠油尽固自佳,坐守一窗如漆黑。

渔歌袅袅起三更,哀而不怨非凡声。

明星已高声未已,疑是湖中隐君子。

(0)

远游

老子平生喜远游,流尘不惜闇貂裘。

江亭吹笛三巴夜,关路骑驴二华秋。

但使澄心同止水,自知幻境等浮沤。

悠然饱听松风睡,勾漏丹砂底用求。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